课件编号4695792

数学一年级上人教版第二单《位置》教学设计(5课时)

日期:2024-06-1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6660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数学,一年级,人教,第二,位置,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课题 认识上下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教材分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6岁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在日常生活中,“上下”的方位儿童基本上已建立起来了,所以我们先认识上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辩别空间方位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使学生掌握方向上、下以及谁在谁上,谁在谁下的方向。 教学重点 主要让学生判别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教师要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或改变物体的位置,使学生感受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 学 过 程 和 方 法 动态修改部分 一、游戏导入 小朋友们,这个学期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你们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吗?(愿意。)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聪聪和我门做个小游戏。对话: “鼻子下面是什么?” 学生指并回答:鼻子下面是嘴巴。 “嘴巴上面有什么”?(可以是鼻子,眼睛等。)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含义。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南京长江大桥去开开眼界,想去吗?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ww w. xk b1.com 师:请朋友们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图上有火车、大卡车、轮船、白云等。还可能会说:火车的下面有轮船,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等。只要学生描述的比较清楚都要给予表扬、鼓励。 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那谁能说出,汽车的下面有什么? 可以是火车、轮船、江水、桥墩等。 你们想问什么呢?学生提问题,其余同学解决。 2.打开书,把第1页空白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使学生理解上下含义,并理解谁在谁上面,谁在谁下面的上下含义。 三、活动 1.拍手游戏。a.师发口令,上、下拍手。 b.听反语,师说“上”生在下面拍,师说“下”生在上面拍。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小朋友动手摆,如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3.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能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4.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课桌上面有什么,黑板上面有什么,我们教室在二楼,楼上面是几班,楼下面是几班,等等。 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有很多,你们说的都很好。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上下的理解并找出生活中的上下例子,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中的第1题,让学生把数学书、语文书和铅笔盒按教师要求的上下位置关系摆放,加深对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高兴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上、下的知识? 板书设计 上 下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认识前后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主备教师 李春霞 使用教师 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上下”“前后”的方位儿童基本上已建立起来了,所以我们认识“上下”之后接着就认识“前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掌握前后以及以谁为准前后的方向经验。 教学重点 主要让学生判别两个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教师要选择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