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03360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第十九课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7次 大小:1349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8,梦忆,陶庵,杂记,狱中,第十九
  • cover
第十九课 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 [新课入门须知] [知作者] 1.《狱中杂记》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桐枞“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他的散文以所标“义法”及“清真雅正”为宗旨,较有现实意义。 代表作品:《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等。 2.《陶庵梦忆序》 张岱(1597-1679),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其小品文成就尤为突出。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他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其最擅长散文。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广览简取。 代表作品:《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 [知背景] 1.《狱中杂记》 1711年(康熙五十年),方苞因《南山集》案被牵连入狱。《南山集》为桐城人戴名世所著。戴名世在《南山集》的《与余生书》一文中提出写历史时应给明末几个皇帝立“本纪”。此事被御史赵申乔揭发,戴名世全家及其族人牵累定死罪者甚多。方苞也因《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名字,被捕入狱。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至京城,下刑部狱。在狱中,目睹了监狱的阴森恶劣,百姓的横遭逮捕,冤死狱中,以及狱吏的敲诈勒索,受贿枉法,草菅人命等。两年后出狱,被编入汉军旗,以奴隶身份入值南书房。康熙皇帝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后累官至礼部侍郎。这篇文章是方苞出狱后,追述他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录。 2.《陶庵梦忆序》 《陶庵梦忆序》是张岱为其传世之作《陶庵梦忆》所作的序。张岱是仕宦世家子弟,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浪漫生活,可惜偏逢末世,随着明清政权的更替,当时的前明官僚钱谦益、吴梅村、龚鼎孳等苟事新朝,而张岱却“披发入山”,隐居不仕,生活窘迫,“常至炊断”,坚决不与满清统治者合作,体现了刚直不阿的气节。作为“故国不堪回首”的明朝遗民,今昔对比,现实与梦幻交织,作者满腔的亡国之恨、满腹的思念之情,便化作了《陶庵梦忆序》等写梦写幻的追忆之作。 《陶庵梦忆》多为回顾自己过去豪华生活之作,而作者写此书时,已穷困潦倒,两相对比,不由人不生慨叹,如大梦方醒,犹忆梦中美境,眷眷不能舍,又自知其不可复得,于是故作潇洒幡悟貌,将一切归之因果,归之大梦。 [知常识] 1.杂记:古代散文中一种杂文体,因事立义,记述见闻。方苞以“杂记”命题,材料丰富,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重点描写,“杂”而有序,散中见整,中心突出。如用作者提出的古文“义法”来衡量,繁复的材料就是“义”,即“言之有物”;井然有序的记叙就是“法”,即“言之有序”。 2.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姚鼐、刘大櫆、方苞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是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散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 3.散文小品:小品文———散文品种之一。“小品”一词在中国始于晋代,称佛经译本中的简本为“小品”,详本为“大品”。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在中国盛行于明清。 《狱中杂记》 一、通假字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少通稍,稍微 二、古今异义 1.吾辈无生理矣 古义:活的可能 今义:一门学科 2.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 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与自己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人 3.予我千金,吾生若 古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