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20076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活动性学习专题《走近孔子》 课件(20张)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605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鲁人,高中,语文,必修,活动性,学习
  • cover
课件20张PPT。 在华夏文明里,有一本书,虽历经岁月淘洗,却仍熠熠闪耀着辉光。它不仅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而且深远地影响着炎黄子孙的为人处世,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生坚持理想,虽四处碰壁,却决不放弃。经过艰苦卓绝的人生历程,他最终使自己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圣人,成为万世师表。 这本书,就是《论语》。 这个人,就是孔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走近孔子。灰色的孔子 ———感悟孔子形象大成殿孔子像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的形象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述而)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乡党) 食不语,寝不言。(乡党)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 唯酒无量, 不及乱。 (乡党)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述而)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乡党)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 不疾言,不亲指。(乡党)探究:怎样理解孔子的“温而厉”?你能详细分析一下吗? 温,是温和;厉,是严厉。孤立地看,二者犹如冰炭水火,不能相容;然而,对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则必须兼备,二者缺一不可。因为温和能缩短与人的距离,使学子在老师面前放下一切负担,敞开心扉,接受教诲;温和,又是爱心的表现,只有对弟子的真心关爱,才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和因材施教的动力。如此看来,温和,不仅是外在的态度,更是内在的品质。再说“严厉”。老师的严厉,一般说来表现在对学生学习知识提出严格要求和督促检查上。这种严格是必要的,但也还属于表层,孔子的严厉是深层次的。他专在传授知识的深度上下功夫,把知识的精髓挖掘出来传授学生,把要求指标升到最高水平上,迫你去领悟,去达到。他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对思想上懒惰的学生提出严厉的警告。可见, 孔子的严厉和温和一样,都是为了能造就英才,就本质而言,孔子的严厉是他的温和的积极的表现形式。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里他人眼中的孔子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宪问)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子张)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子张) 探究 在当今社会,你认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否可取?请说明理由。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勇于担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对真理的坚决捍卫、对理想的执著追求,“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对不平现实的勇敢抗争,“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面对困难敢于知难而进的积极进取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 佛教故事: 有一次,森林发生大火,动物都逃生了,有一只鹦鹉也飞出森林,但它并没有逃走,而是飞到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