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30250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导学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331526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导学案
    (课件网) 部编版版 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教学目 导入新课 1934年有一群共产党员为追寻理想和信仰,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命运,带着一支队伍以大无畏的精神,穿越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不归之路,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叫中国工农红军,这条不归之路叫长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懂长征,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学习目标 1、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起止时间、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2、掌握长征的路线及长征的意义,体会长征精神。 3、知道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向华北进逼,中国主权和领土不断沦丧。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集中力量围剿红军。从1930年12月到1933年1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 探究一:兵临城下突围败———长征原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中国工农红军四次反“围剿”情况简表 时间 军队人数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次 至 第三次 第四次 1930年 至1932年 1933年 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 毛泽东 周恩来、朱德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胜利 红军前四次能粉碎敌人“围剿”的原因是什么? 前四次反“围剿”是根据毛泽东指定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灵活出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你认为中央红军能取得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吗?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情况简表 时间 军队人数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 五 次 1933年 至 1934年 50万 8万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博古 李德 失 败 “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侵占土地”,“胜利或者死亡” 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探究二:力挽狂澜万里行———长征过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红军损失过半,敌人又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口袋阵, 红军何去何从?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在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了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主张,得到多数人的支持。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力挽狂澜的一幕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请填写有关遵义会议的有关信息。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35年1月的贵州遵义 ①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③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思维拓展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14年 转折点 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长征初期的失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中国革命经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 失败 胜利 幼稚 成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