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740144

1.2 做一名小科学家(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5-09-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140787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一名,科学家,课件,教案,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 1.2做一名小科学家 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2做一名小科学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能力目标 1.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用心体验、观察生活中的趣事。2.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息,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重点 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难点 在寻找解决办法中,了解科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播放歌曲:小小科学家思考: 听了这首歌,你们怎么想?小结:科学就是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是对未知领域的一个探索的过程。导入主题: 如果你是一个小小科学家,你会怎样做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做一名小科学家》。 由歌曲导入,吸引学生兴趣,思维发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新课做铺垫。 讲授新课 出示纸鹦鹉在手上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上的纸鹦鹉可以在手上“站”起来,你们可以做一个纸鹦鹉,然后让纸鹦鹉也在自己的手上“站”起来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一看。(一)活动天地: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1.出示课本P7页图片并指导学生制作的步骤:步骤:(1)从活动记录上描下或剪下鹦鹉图形;(2)将鹦鹉图形贴在卡纸上,沿轮廓剪下,鹦鹉就做好了。2.思考:回形针放在哪里,纸鹦鹉可以“站”在纸环或指尖上呢?小结:把回形针夹在纸鹦鹉的尾巴上,纸鹦鹉就“站”起来了。提示: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试验得出结论。3.交流讨论:你还有哪些办法让纸鹦鹉“站”起来呢?小结:★做一个圆形的纸盘,用大头针把纸鹦鹉的尾巴固定在圆形纸盘上;★将回形针折成三角的形状,夹住纸鹦鹉的尾巴;★做成一个三角架形状把纸鹦鹉固定在上面;……追问: 你是根据什么原理让纸鹦鹉“站”起来的呢?小结:根据平衡现象原理。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4.拓展延伸你还可以让更多的物品“站”起来吗?举例:让纸人站起来。 追问:你有什么办法呢? 小结:我的办法:1)用回形针固定在纸人的脚上;2)用三角架把纸人固定等。(2)让半圆竖起来追问:你有什么办法呢? 小结:我的办法: 1)用回形针固定在半圆的两边;2)用回形针固定住半圆的中间部位等。(3)让月亮竖起来追问:你有什么办法呢? 小结:我的办法:用回形针固定在月亮的一个角。交流讨论:思考:通过上边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小结:要想让物体“站”起来,除了根据上轻下重的平衡规律,还可以找到物体的重心点然后做一个支撑。追问:在让物体“站”起来的过程中,你们是怎样做的?小结:我们是先思考怎样让物体站立,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猜测实验,最后得到结论:上轻下重,保持重心平衡可以让物体站起来。5.交流讨论1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都经过了哪些步骤? 提示:让学生讨论自己在让纸鹦鹉“站立”的过程中,都经过了哪些过程,在这些过程中自己是怎样做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识。 思考: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小结: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发现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都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然后寻找证据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6.交流讨论2 同学们,运用科学的方法,你在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