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41056

《死水》优秀课件 (共37张ppt)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5712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死水,优秀,课件,37张,ppt
  • cover
课件37张PPT。 油画欣赏 闻一多死 水 *诗———言志 *知人论世———作者、 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下巴河镇的陈家岭。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著有诗集《红烛》、《死水》,他潜心钻研古籍,从唐诗出发,到楚辞、庄子、诗经、周易、神话,进而金石甲骨......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造诣极深。同时,闻先生的爱国之心也是众所周知,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这两方面促使了闻一多先生众多著名爱国诗篇的问世。1946年7月15日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暗杀,被国民党以卑鄙手段刺杀于昆明。 2.写作背景《 死水》写于1925年4月,1922年夏闻一多乘船赴美国留学,在美国留学期间,诗人饱尝民族歧视之苦,备感离群孤雁的寂寞与酸楚。思乡思国之情愈加浓烈。于是,诗人便把自己对故土和祖国的眷恋之情,比作一首首浪漫色彩极浓的诗篇。祖国在他的心中是“慈光普照的太阳”,是五彩缤纷的秋菊。由于思国心切,闻一多提前返回祖国。然而,当他怀着赤子之心,回到梦魂萦绕的祖国之后,等待他的却不是他心中的祖国,而是“噩梦挂着悬崖”般的“一场真空”,展现在诗人面前的是军阀统治下的破碎山河和哀鸿遍野的苍凉现实。想象中“如花的祖国”幻灭了,美丽的希望与黑暗的现实发生猛烈的情感碰撞,顿时使诗人“坠入了一个可怕的深渊”,他感到失望和悲痛,他赖以支持自己的一根伟大支柱,倾折了!他所看到的和他所希望看到的恰恰相反。他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一个黑暗、残破的凄凉。他痛苦,他愤慨,他高歌当哭……闻一多正是在这种矛盾悲愤的心境中,写下了《死水》这一名作的。 《死水》作于1926年4月。此时,诗人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目睹国内“死水”般的现实,十分失望。在国外的时候,诗人曾热情地讴歌“如花的祖国”(《忆菊》),而现实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当时军阀统治下的中国腐败破落、满目疮痍。这一切令诗人痛苦不堪,面对路边一汪死水,写下了这首诗。 渴望理想的祖国,诅咒黑暗的现实,这种被现实冷却了的爱和希望,成为本诗的深层根基。写作背景 朗读体会 分析诗文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化丑为美、暗喻、反讽 *死水———凝滞、丑陋、肮脏、腐败、死寂 *作者———厌恶、激愤、绝望 *诗歌意象——— 形象+情感 ———寄托、象征意象理解 结合写作经历、背景认识 结合自身的时代、立场、生活认识“死水”的象征意义大致有三种: 1.从创作时间看,“死水”象征表面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美国社会。(1925年4月,诗人正在美国芝加哥留学 。) 2.从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北洋军阀政府。(发表于1926年4月,而这年3月18日,腐败的段祺瑞政府制造了血腥镇压爱国学生的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 3.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黑暗的中国。(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整个中国处在白色恐怖的黑暗之中。诗人于1928年遍成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并告别诗坛。) 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 朱自清《<闻一多全集>序》读懂诗歌 突破口———作者、写作背景 核心———意象 《死水》全诗是一种隐喻,象征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 “死水”再加上“绝望”,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鲜明而彻底的的批判精神。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提出新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理论,倡导新诗格律化。在新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