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745102

5.2.惊弓之鸟 课件

日期:2025-10-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36983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5.2.,惊弓之鸟,课件
  • cover
课件31张PPT。北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惊弓之鸟25 鸟儿目录   在古代,有一个人特别厉害,他不用搭箭,只要拉一下弓,空中的大雁就会掉下来。这个人是谁?他怎么会有这种“神奇”的本领呢?让我们进入课文看看吧。《战国策》 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 《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大吃一惊: 能手: 打猎: 悲惨: 愈合: 孤单: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在野外捕捉鸟兽。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伤口)长好。单身无靠,感到寂寞。预习检测更gēngjiànyí箭疑惑huòxián弦我会认惨cǎn愈yù孤gūlièyàn猎雁指zhǐchìbǎngbēi翅膀悲我 会 写射shèjiāo郊疑难字雁yàn “雁”这个字是“厂”字下面是两个“亻”,不要误写成一个。读一读,组词。gēng liè xián 更( ) 猎( ) 弦( ) cǎn yù gū 惨( ) 愈( ) 孤( )更改孤独病愈悲惨猎物弓弦整体感知 同学们在朗读这篇课文时,要体会更羸对事物仔细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判断过程。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古时候魏国有一位著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能射下大雁的故事。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 “有名”“能手”说明更羸射箭技术的高超。 交代故事的主要人物及身份。精读细研 “慢慢”“边飞边鸣”说明大雁受伤了,为下文更羸拉空弓射下大雁埋下伏笔。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语言描写,写出更羸的自信。“这样的本事”指什么?思 考 “是吗?”魏王疑惑地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这样的本事”是指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 两个问句和一个“疑惑”说明魏王对更羸的话感到很吃惊,对更羸神奇的本领更是怀疑。 更羸说:“我可以试一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先写更羸拉弓的动作,表明他动作娴熟。后写大雁被射中的动作。表明大雁的惊恐,飞得急,掉得快。“试一下”表明更羸在魏王面前注意自己的身份,态度很谦恭。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 两个叹号和一个“大吃一惊”表明魏王非常惊讶,从侧面写出更羸射箭技术的高超。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笑笑”表面更羸对射落这只大雁有十足的把握。 更羸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受过伤呢?思 考飞得慢,叫得悲惨。 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的原因是什么?思 考 飞得慢,因为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这两句话是更羸的进一步分析、推理。“一…...就......”说明了“拉弓”与“射下大雁”的必然联系,说明更羸经验丰富。思 考课文中的更羸( ) A.有丰富的射箭经验。 B.善于观察事物。 C.善于思考。 D.很有自信,又很谨慎。ABCD《惊弓之鸟》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能射下大雁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将事情做成做好。总结概括主题思想结构导图总结概括惊弓之鸟观察:飞得慢 叫得悲惨思考: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结果听到弦响,心里害怕 往高处飞,伤口裂开掉了下来本文中,“疑感地问”“大吃一惊”“更加奇怪”等词语体现了魏王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