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48602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 课件

日期:2024-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3142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短文
  • cover
课件17张PPT。10 短文二篇1.字音正读tuí yù xiē jìnɡ qǐn suì xìnɡ bǎi 2.节奏划分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实是/欲界之仙都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词语理解交相辉映 消散 坠落 水中潜游的鱼 考虑、想到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共同,一起 形容水的澄澈 清闲的人 代词,……的人 助词,表停顿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讲学家的话 4.一词多义动词,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连词,和 5.常识概要 (1)《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南北朝时南朝的 。 (2)《记承天寺夜游》是 代诗人 所写,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为“ ”。 (3)《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描绘了 景色,强调了“ . ”的观点,表达了作者 之情。《记承天寺夜游》通过对庭院月色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 。陶弘景宋苏轼三苏秀美的山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沉醉山水的愉悦赏月的喜悦、贬官的悲凉、漫步的悠闲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C3.下列语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D.实是/欲界之仙都C4.根据要求默写。 (1)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 (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庭中景色的句子是: , , , 。 (3)《答谢中书书》一文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是: , 。 (4)《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作者微妙复杂感情的语句是: ? ? 。晓雾将歇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翻译句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 .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译文: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同伴,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二、课内阅读阅读本课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6.解释加点的词语。书信 坠落 7.翻译句子。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门 形容水的澄澈 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8.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9.【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 ”的语句中。闲仙山川月色(月夜)热爱自然,沉醉山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三、课外迁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散步,漫步 只是 到……去 最终,终于 1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答案: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 .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译文: . (3)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译文: .(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苏轼在堤上建屋子居住,(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答案:(1)宦途失意的苦闷。(2)勤于政事,爱护百姓。13.【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