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74478

20.创造宣言课件(18张ppt)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7059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创造,宣言,课件,18张,ppt
  • cover
课件18张PPT。创 造 宣 言学习目标 1.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学习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来驳斥错误观点。 3.增强自信心,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作者简介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shè)县人,著名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主张。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作者轶事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背景材料 陶行知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目睹了旧中国的国贫民弱,试图以教育来建设新社会。陶行知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本文就是对该教育思想的重要论述。重点字词苏彝士(yí) 懒惰(duò) 遁词(dùn) 鲁钝(dùn) 玄奘(zàng) 懦夫(nuò) 樵夫(qiáo) 经石峪(yù) 重点词义【画龙点睛】 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八大山人】 清初画家朱耷(dā)(约1626—约1705),别号“八大山人”。代表作有《孔雀竹石图》《孤禽图》等。【自暴自弃】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山穷水尽】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比喻陷入绝境。 【走投无路】 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初读分析第一部分(第1~4段),引出论题,指出教育者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要以集体之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或彼此崇拜的活人,明确何谓“创造”。 第二部分(第5~11段),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列举事例,批驳一些人的错误观点,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第三部分(第12~15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的后果。强调要从点滴做起,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 第四部分(第16段),借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去创造。问题探究1.试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文章先用不同的人创造出不同的崇拜者,引出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要以集体之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或彼此崇拜的活人,明确何谓“创造”;再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列举事例,批评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有了这样的理念,文章又进一步指出要从点滴做起,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而不能像东山樵夫那样因循守旧;最后借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去创造。全文观点鲜明,论据典型充分,思路清晰,语言富有气势,很有鼓动性。①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②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③年纪太小,不能创造;④太无能了,不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