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782766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教案(2课时)

日期:2025-10-07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7168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一课,历史,足迹,教案,2课时
  • cover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2课时) 【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初步感受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2.了解中国近代百年沧桑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历史   二、重点难点 1.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2.了解中华儿女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抗争。 【课堂设计】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古代四大文明古国》 说一说:从视频中你了解到哪些有关四大文明古国的信息。 议一议:随着世纪的更迭、时代的发展,除了中国,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已经尘飞湮灭了。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延续到今天,并且继续影响着世界? 师生交流,教师总结: 四大文明古国,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教学建议 1.回溯历史长河 活动一:中华文明知识擂台赛 (1)看一看:播放视频《中华文明》。 (2)比一比:说说中国历史上的世界之最。 (3)说一说: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教师小结: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也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我们应为祖国曾经创造的伟大文明而自豪。 活动二:新闻解读 (1)新闻播报: 新闻片段一:《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五卷本)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该书按照大致的时间顺序分为五卷:《源远流长》《经天纬地》《正午时分》《技进于道》《旧命维新》。 新闻片段二:讲到中国科学技术史,很多人会想到英国学者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在上海书城“全国新书发布厅”第6期现场,《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总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在与知名出版人贺圣遂的对话中表示,李约瑟的著作有其经典价值,以浩瀚史料、确凿证据,发掘出中国科技史上的显赫成就,向世界表明“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 (2)新闻分析: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的科技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总结:在古代,中国曾经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中华文明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回溯历史,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璀璨的画卷。我们为祖国曾经创造的伟大文明而骄傲,为我们是中国人而自豪! 2.百年沧桑,百年抗争 活动一:影视欣赏 (1)播放影片《鸦片战争》片段。 (2)课堂讨论: ①除此之外,外国列强还对我国发动了哪些战争? ②试分析这些战争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③上述侵略战争给我国带来什么危害? 教师总结:除第一次鸦片战争外,外国列强还对我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战争均以中国的战败而结束,究其原因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国家的落后。同时,上述侵略战争使中国落入灾难的深渊,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百年的苦难。 活动二:课堂探究 多媒体出示表格,结合史料完成: 战争 条约 对中国的危害 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   学生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完成上述表格。 (2)结合历史知识探究上述不平等条约对我国的危害。 教师总结:《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的宝贵财富,破坏我国的灿烂文化,侵犯我国的神圣领土、主权和尊严,使我们的祖国积弱积贫,备受欺凌。 活动三:电影赏析 (1)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段。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军舰英勇反击日军指挥舰“吉野号”,最后不幸壮烈牺牲。 (2)学生探讨: ①上述影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是谁挑起的? 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