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96037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教案与学案(32张PPT)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576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8-2019,课件,PPT,32张,学案,教案
    课题名称 烛之武退秦师 三维目标 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目标 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导入示标 以古代兵法著名的“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计导入。引出疑问“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新课《烛之武退秦师》。 目标三导 学做思一:检测预习: 1、检查同学诵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2、检查部分文句翻译,帮助学生理清层次。 a、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e、(晋文公)亦去之。 请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文章脉络: 秦晋围郑-- 烛之武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晋师撤离。 背景补充: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学做思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特殊文言现象,翻译文中重点语句。 一、重点词讲解 之: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1余船以次俱进。 2富国以农,拒敌恃卒。 3文以五月五日生。 4扶苏以数谏故,子使外将兵。 5以其无礼于晋。 贰:1且贰于楚也。 2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鄙: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蜀之鄙有二僧。 3肉食者鄙,又何间焉。 4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既:1既东封郑 2又欲肆其西封 3封豕长蛇 微: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国事衰微 4见微知著 与:1失其所与,不知 2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 3与人刃我,宁自刃 4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5蹇叔之子与师 若: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3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 二、学生上黑板总结文中特殊文言现象。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2)秦伯说。(说,同“悦”。)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