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14434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鲁人版必修4试题:第2单元 美的真谛 6 《新诗二首》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387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8-2019,新诗二首,真谛,美的,单元,学年
  • cover
6 新诗二首 课后一起巩固 随堂演练 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对《错误》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节以“莲花的开落”比喻“打江南走过”的“我”的容颜憔悴,突出“我”备受相思煎熬。 B.“东风不来”“跫音不响”既点出环境的冷清幽静,又暗示等待的人没有归来。 C.“柳絮不飞”“春帏不揭”的状态,和“寂寞的城”“窗扉紧掩”的比喻,刻画了闺中女子寂寞、闭锁的心境。 D.第三节表明“我”并不是女子等待的“归人”,“我”只是骑着马路过这个江南小城的过客。 解析A项,“莲花的开落”应比喻“闺中女子”的容颜憔悴。 答案A 2.对《错误》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莲花”“柳絮”“青石”“春帷”“窗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意象,在诗中营造了浓厚的江南气息,使诗歌具有古典美。 B.“美丽的错误”是本诗的诗眼,说是个“错误”,是因为“我”并不是闺中女子所等待的那个人;说是“美丽”的,则强调女子容颜漂亮,让人惊艳。 C.诗歌首尾呼应,主部部分(第二节)以“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为界,前面两行和后面两行在内容上和句式上基本相同,使全诗结构齐整而巧妙。 D.诗歌以“我”与女子两种视角,“我”和“你”两种叙述人称,并使它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中自始至终未点明“我”与女子的关系,反而留下丰富的遐想空间。 解析B项,说“错误”是“美丽”的,是因为这瞬间的误会传达出一种带悲的美。 答案B 3.这首诗富有古典韵味,诗人站在女子角度抒写相思之情,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 A.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C.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解析D项,这几句是李清照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写的。 答案D 4.“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与“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是倒装句,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倒装? 解析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很容易看出倒装的内容。倒装的目的在于强调,分析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即可。 参考答案“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是紧掩的小小的窗扉”突出“向晚”与“紧掩”。“向晚”是随时间流动的,它会进入黑夜,跟来黎明,便于创设思恋情境;而“紧掩”还有“开窗”的可能,因为有个“你”在里面,便于烘托惆怅心情。 二、语言运用 5.以“希望”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可以添减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种不可排解的伤感。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诗人不得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希望,而虚幻无力的希望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 希望? 解析此题实际考查的是叙述角度的转换。“以‘希望’开头”,就暗含在叙述时以“希望”为主语。另外还应灵活运用代词“它”“这”及关联词语,使语句在叙述转换时变得简明流畅。 参考答案希望是虚幻无力的,因为它是诗人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到的,因而它也就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这就使得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种不可排解的伤感。 课时作业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寂寥(liǎo)       凄婉(wǎn) 惊蛰(zhé) 滂沱(pāng) B.彳亍(chì chù) 颓圮(pǐ) 皑皑(ái) 雾霭(ǎi) C.跫音(qióng) 春帷(wéi) 氤氲(yūn) 潺潺(chán) D.窗扉(fēi) 坍塌(tān) 蠕动(rú) 啾啾(jiū) 解析A项,“寥”应读“liáo”。 答案A 2.下列诗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