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磁与电) 课时作业 第三章(磁与电)练习题 §1. 磁现象 知识点一: 认识磁体 1. 如图1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2中的 ( ) 2. .在一个密闭的矩形盒子里放有2块条形磁铁,将一个小磁针放置到盒子的一端,当小磁针稳定不动时,盒子里条形磁铁的放置方式是( ) A. B. C. D. 知识点二: 磁场、磁感线 3.关于对磁感线的认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磁感线是为描述磁场而画的一种假想的曲线 B.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表示磁性越强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S极出发回到N极 D.磁感线与放不放铁屑无关 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是几种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及其方向,其中画得正确的是 ( ) 5.有甲、乙两根外形完全一样的钢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有磁性,现用甲钢棒的一端接触乙钢棒的中部,发现没有吸引现象,由此可知 ( ) A. 甲钢棒有磁性,乙钢棒没有磁性 B.乙钢棒有磁性,甲钢棒没有磁性 C. 甲、乙钢棒都没有磁性 D..无法判断哪根钢棒有磁性 知识点三: 磁化 6. 磁体除了天然磁体外还有 磁体,它是应用了 的方式制造的,制造永磁体的材料是用 铁棒。 §2. 电现象 知识点一: 静电现象 1. 自然界存在 两种电荷。用 摩擦过的 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 摩擦过的 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 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是 。1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 库仑。 验电器是检验物体 的仪器,它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3.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_____从一个物体上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4. 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实验得知A与B相互吸引;A与C相互排斥;C与D相互吸引, 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A. B. C. 。 5. 两个用丝线悬挂着的硬泡沫塑料小球,发生相互作用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C、两球都不带电; D、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 也可能一个球带电而另一个球不带电. 6.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C.摩擦创造了电荷 知识点二: 电流 7. 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把 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 。 8. 电路里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①必须有 ; ② 。 9.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C.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D.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 知识点三: 电能 10.能提供 的装置,叫做电源。电源是把 的能转化为 。 如干电池是把 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 能转化为电能。 11.使用电池的过程中,绝对不允许 。 §3. 电与磁 知识点一:奥斯特实验 1.如图,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证明了电和磁之间是相互 的. 2.下列四位科学家都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B.帕斯卡 C.奥斯特 D.牛顿 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磁与电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比较A..B.两图可知:_____ ; 比较B..C.两图可知:_____ 。 知识点二: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4.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相互吸引的是( ) 5.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小红和小刚设计了如图4甲所示的实现当他们闭合开关S后, 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这说明______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接着小红又想用该电路判断电源的正负极。经过讨论 小刚找来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