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879624

专题四第三节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知识梳理+习题训练)

日期:2025-05-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5次 大小:27498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及其,训练,习题,梳理,知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练习题 1.以下为某论文的摘要提纲。据此判断该论文的标题为 A.论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原因 B.浅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 C.试述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 D.探讨影响两岸关系的国际因素 2.下面为1971年基辛格在北京与周恩来总理会谈主要内容概要。这表明当时 A.美国坚持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美国继续坚持世界上有“两个中国” D.台湾问题是中美外交谈判的核心问题 3.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祖国,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说明 A.“一国两制”思想的雏形已经出现B.海峡两岸关系的坚冰得以打破 C.和平统一祖国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方针D.“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提出 4.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B.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D.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5.2005年12月24日,原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逝世。中国国民党领导人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1993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领导人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汪辜会谈”促使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B.“汪辜会谈”使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C.“九二会谈”使海峡两岸对“一国两制”形成广泛认同 D.“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通邮、通商、通航的实现 6.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两岸领导人66年来首次直接会面。早在1992年10月,海峡两岸的民间团体“海协会”和“海基会”就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 A.停止对金门等地方的炮击 B.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台湾 C.两岸实行通商、通邮、通航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7.2015年11月7日15:00,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了“世纪之握”。(见下图)下列有关这次“世纪之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开启两岸关系新时代 B.有利于坚持九二共识,有利于两岸和平繁荣 C.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会面 D.海峡两岸最高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会面 8.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这说明“九二共识”的实质是 A.回答了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性问题B.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C.两岸开展对话的前提坚持九二共识D.“一国两制”是因家统的唯一选择 9.下图两枚邮票中涉及的地区,在相关法律的规定下() A.都享有独立的外交权力 B.都需维护国家统一为前提 C.都享有高度的地方自治权 D.都能加入地区性国际组织 10.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说明 A.蒋介石带有强烈的好战情绪 B.蒋介石有着可贵的民族主义思想 C.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理由 D.蒋介石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