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82064

部编版七上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51张)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67825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15课,两汉,科技,文化,课件
  • cover
课件51张PPT。五、课堂小结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三、历史巨著《史记》二、张仲景与华佗四、道教和佛教一、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二)造纸术的发明西汉(三)造纸术的改进东汉的蔡伦(四)造纸术的改进和发明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五)造纸术的传播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而帛价格昂贵。(一)造纸术发明的背景:商周时代原始社会帛书龟甲、兽骨竹木简看图思考: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陶器青铜器思考:以上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后来,人们发明了便捷的书写材料是什么?动脑筋 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后来,人们发明了便捷的书写材料是什么?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纸(二)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 (?--121年) 东汉人蔡伦作了哪些改进工作原料: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如何将这些原料变成纸?记载文字的东汉纸蔡伦造纸工序造纸工序①把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进行漂洗、浸泡②用草木灰除去原料中的油脂、色素③把原料捣碎、煮烂④把原料捣成细纤维,并放入水池搅成纸浆⑥码放成纸。⑤用模具捞取纸浆,并晒干使之成型有学者曾估算过《史记》的重量。如果每枚简可写38个字,《史记》共130篇,52.65万字,就要用简13855枚,重量达43.7-48.1千克。如果用新鲜的的竹简,会重达58.33千克,体积则是现在纸本的225倍。(1)原料易找,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普及。 (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质量提高。 (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 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纸的优点:蔡伦衣冠冢  位于湖南耒[lěi]阳县东南,相传为蔡伦故居。冢坐北向南,冢前牌坊额题“蔡伦之墓”四字,为郭沫若手书。冢南30米处有“蔡伦祠”。蔡伦祠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传播路线公元4世纪(朝鲜)公元7世纪(日本)公元8世纪 (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非洲)公元12世纪(欧洲)公元19世纪 (大洋洲)公元16世纪(美洲)成就及地位:生活时期:写成《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医圣”1、张仲景东汉末年二、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 (150--219年)东汉南阳人,著名医学家。 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汉灵帝时,官至长沙太守。个人简介张仲景150~219名机 东汉南阳郡(今河南)涅阳人张仲景塑像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称之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唐宋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张仲景祠  张仲景祠,又称医圣祠。坐落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城区东关温凉河畔,是为纪念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建祠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伤寒杂病论》书影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收录了大量药方,仅治疗外感热证的即多达113个。成就及地位:擅长技术:生活时期:东汉末年外科手术。制成“麻沸散”编制“五禽戏” “神医”2、华佗 二、张仲景和华佗华佗约145~208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东汉末医学家 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