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86670

第11课时游乐场里的过山车(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5-0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50115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时,游乐,场里,过山车,课件,教案
    浙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游乐场里的过山车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对平均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可以利用平均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学会利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的含义。 难点 理解不同情况下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复之前我们学了平均数的概念。 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见的平均数呢?。 分组讨论,头脑风暴。 这些平均数是怎么计算的呢? 分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列出PPT的几种计算方法,他们说的都对吗讨论是否正确。 全班同学举手表决。 提出问题:平均数的含义是什么?到底应该怎么计算平均数? 分组讨论,选代表发言,并引出课题 头脑风暴: 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见的平均数。 平均分、人均收入、平均价格、平均速度等…… 平均分的计算时正确的,其他两个似乎有问题。 讨论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引起学生的兴趣,锻炼发散思维的能力。复习平均数的求解方法。引出本节课讲授的重点内容。 讲授新课 1. 例题分析(1) 求过山车过A山的平均速度。 上山为8米/秒,用了3秒。 下山为16米/秒,用了2秒。 分析讨论: 平均速度是什么意思? 错误思路: 上山速度和下山速度的平均值 (8+16)÷2=12(米/秒) 尝试根据公式拓展: 速度= 路程÷ 时间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老师请同学答出第一个公式,并写出平均两字后,提问学生应该如何处理后面的部分。 根据上述思路写出例题的算式并计算答案。 2. 小结(1) 求解平均数的方法: 3. 导入回顾 回去看导入部分关于求平均量的方法,判断是否正确,并改正。 分组讨论,找代表发言。 ③补充表格信息。 针对每个空,选择合适的数据,计算相应的值,完成填表。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挑选学生汇报结果。 4. 例题分析(2) 用小结(1)中的方法解例题2: 求过山车过B山的平均速度。 上山为6米/秒,用了2秒。 下山为15米/秒,用了2秒。 思考:如果平均速度是上山速度和下山速度的平均值,那么 (6+15)÷2=10.5(米/秒) 为什么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呢? 分组讨论,找代表发言。 因为上山与下山用的时间相同。 5.小结(2) 如果每一部分的数量都相同,则可直接用各部分的平均值来计算。 练习:五年级的两个班各有50人,如果五(1)班的平均分为88分,五(2)班的平均分为86分,则五年级的平均分为多少分。 6. 课堂练习 ①一辆货车,前4小时行驶240千米,后5小时行驶327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找两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同学独立完成。 ②设有甲、乙、丙三种可混合包装的食品,它们的单价分别是1.3元,1.5元,2元,现取甲种食品30公斤,乙种食品30公斤,丙种食品30公斤,把这三种食品混合后每公斤的单价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量较大,提醒学生认真仔细。 ④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奖,每四年颁发一次。从1936年到2010年,共有53人获奖,获奖者获奖时的年龄分布如下,请计算获奖者的平均获奖年龄。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量较大,提醒学生认真仔细。 7. 拓展提高 A、B两地间距660米,甲以1米/秒的速度走了一半路程以后,以1.2米/秒走完了剩下的路程。与此同时,乙以1米/秒的速度走了一段时间后,以1.2米/秒的速度又走了同样的时间,恰好到达B地。请问两人谁先到达B地? 分析甲乙二人分别应该怎么算? 分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甲用路程除速度可求时间。 乙:速度=路程÷时间。因为乙前后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可以先算出来平均速度。 分组讨论所给的问题,选代表发言。 讨论此思路错误的原因:上下山的时间不一样。 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