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92594

【解析版】浙江省金华五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日期:2024-05-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503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历史,检测,阶段,第一次,学期,三上
  • cover
金华五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测试(一) 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中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 B. 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C. 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 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以看出,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已经形成拥有同一祖先,都是黄帝族后裔的认识,体现了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故B错误;根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拥有共同的先祖,体现的是民族认同,并未体现政治制度的连续性,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反映农耕经济成为社会根本,故D错误。 2.《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 A.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 C.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 D. 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答案】C 【解析】 材料“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出分封制的影响,这反映出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大一统,故C项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对于民族关系影响,故B项错误;D项与材料反映的正好相反,故排除。 点睛:“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分封制的作用。 3. “考秦之制, ……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 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 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 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行政体制,故不选A项;由材料得知,秦朝地方郡守、郡尉、郡监隶属于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选B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标志是郡县制的建立,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在材料中不能体现,不选C项;材料涉及的只是秦朝中央三公和地方郡守、郡尉、郡监等机构官员,不能体现机构臃肿,故不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高焕祥在《秦汉廷议制度试析》中说:秦汉廷议内容之广、规模之大,气氛之激烈都是空前绝后的;据不完全统计,其间四百年里有文可证的廷议就达百余次,而明文记载的被皇帝采纳的就有80多次。这说明廷议 A. 扩大官僚权力实现对皇帝集权的制约 B. 是国家的决策中枢 C.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封建体制的弊端 D. 是民主制意义上的议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被皇帝采纳的就有80多次”可知,廷议制度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皇帝专制的现象,有利于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封建体制的弊端,故C正确;秦汉廷议体现了大臣拥有一定的政治参与权,但最终决策权由皇帝掌握,故AB错误;廷议体现了大臣拥有一定的政治参与权,但最终决策权由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