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9708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教案3

日期:2024-05-15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83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教案
  • cover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口号;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义。 2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是903、904班学生 2、优势: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历史知识的积累,而且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3、不足:从上学期期末平均分来看,该班历史成绩总体水平较弱。原因是这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导致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且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对历史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系统的历史思维,理解运用能力有限。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性质 2.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二单元 第四课《新文化运动》 导入: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总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新文化运动的发起和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 活动2【讲授】第二单元 第四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总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新文化运动的发起和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 问: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闹剧?这说明什么问题? 观看图片,自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就不断地进行抗争与探索 利用新思潮萌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结构导图,分析近代学习西方的过程,引入思想领域学习西方的新文化运动。 新课教学 一、新旧冲突(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呈现图片材料:“袁世凯祭天祭孔”“袁世凯复辟称帝”(政治) 2.中国民众新春对联 3.陈独秀关于思想解放有关言论(思想) 4.辛亥革命后面粉产量增长情况(经济) 学生回答: 推崇 “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 让学生体会到思想解放前的社会心态和政治氛围和进步知识分子的观念产生的激烈的冲突 让学生认识到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的思想 二、新意盎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和活动基地。引导学生观察、研究教材的《青年杂志》图片、有关人物图片 2.进一步设问蔡元培的办学理念是什么?为什么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 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内容 1.兴起标志:《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李大钊、鲁迅、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等 3.阵地:《新青年》 4.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理念,提倡“学术思想自由” 原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使北大成为思想自由的场所,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汇集北大,《新青年》迁到北大。形成了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让学生学会对教材内容归纳梳理及对有关史料的分析等基本方法 1.让学生了解《新青年》在传播新思想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 2.北大出现的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为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宽松的环境,体会在《新青年》及北京大学的带动下,宣传新文化运动的广泛兴起 三、推陈出新(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内容)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1)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旗帜是什么? 2)在知道基本知识的前提下继续提问:陈独秀提出二者有何意义? 新文化运动不但是一场思想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主要代表是谁?他们都有什么贡献? 纠正误区: 如何正确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