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第3课 凝心聚魂的文化力量 3.1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 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华文化有何深远影响? 2、为什么说中华文化是根? 3、我国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有何作用?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 5、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6、我们中学生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些什么? 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5-29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上述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这意味着什么? (2)例举你知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1.中华文化有何深远影响?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历沧桑而绵延不绝,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始终彰显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二、中华文化:我们的根 (1)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什么吗? (2)为什么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年? (3)为什么每年清明节大批海内外华人华侨赶赴黄帝陵祭祖扫墓? 2.为什么说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中华文化的有什么重要作用?)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3)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处,身上始终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心中始终涌动着对中华民族文化深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涌动着“绿叶对根的情意” 爱国主义为核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爱好和平 团结统一 自强不息 勤劳勇敢 自强 不息 团结 统一 勤劳 勇敢 爱好 和平 爱国主义 (核心) 中华民族 精神的内涵 3.我国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有何作用?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2017年《开学第一课》主题为“中华骄傲”。节目采用不同的形式,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领略民族自强之魂的风采,品味字里行间的家国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课”主讲老师王宁,从事汉语研究与教育工作长达六十余年,为了将传统文化巩固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王宁教授尽其所能,从未停止研究汉字。 主持人董卿在采访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时,以跪地的身姿,附耳提问,专注倾听。网友纷纷点赞这感人一幕。 (1)央视举办《开学第一课》有利于加强哪一方面的建设? (2)分析“要将传统文化巩固在每个人的血液中”的原因。 (3)网友为董卿点赞的理由。 三、文化助力我成长 4、结合材料,说说中华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哪些重要影响? 1、中华传统文化已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至今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取向、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 3、中华优秀文化为每一个人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4、优秀文化催人奋进,给人力量。 5.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6、我们中学生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些什么? 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主动融入文化生活,学习优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