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945571

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评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4-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1018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西省,测评,WORD,试题,语文,期中
  • cover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阶段性测评 语文试卷 本试卷为闭卷, 答题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代社会几经变革,严格的“国学”教育制度也就无法长期存在,作为文化垄断势力的国学不断受到私学的冲击,但宫廷教育仍然是文化教育的主流。 只是,学习的内容也逐渐有所改变。 秦代烧灭经书,涤除旧典,黄老之术盛行。 汉代经过文景之治,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对策中说:“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 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臣愿天子兴太学、 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汉武帝元朔 5 年(前 124 年),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建太学,为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初建时规模很小,只有几个经学博士和五十个博士弟子。 汉昭帝时根据诸经分别设立博士,増博士弟子员满百人,宣帝末増加一倍。 汉元帝好儒,只要通一经即可,设员千人。 到了汉成帝的时候,有人说:“孔子布衣,养徒三千人;今天子太学弟子少于是。”孔子一介布衣尚有弟子三千,大汉王朝的太学居然连三千人都不到!一激之下,成帝増弟子员三千人,一年多以后才减回一千人。 太学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立博士的目的是强化经学的地位,使经书成为宫廷教育法定的主要教材。“经”是古代宫廷用以教育国子的基本典籍,也是体现正统思想文化的官方课本。 汉代有今、 古文经之别,今文经是用西汉初期隶书书写的经典,强调义理以服务当代的统治,古文经是发掘出的周代旧籍,修孔子宅发现的壁中之书,用战国文字书写的经典。 古文经因此强调以“小学”(语言文字)通经典,旨在恢复经典的历史面貌。 今文经或古文经学中某家之说被立为博士,就有了官学的地位,进入太学,也就是国学了。 这里仅举《隋书·艺文志》中记载的《诗经》《周易》《尚书》的经学历史为例:就《诗经》而言,“前汉鲁、 齐、 韩三家《诗》列于学官,平帝世《毛诗》始立。 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虽在,人无传者。 唯毛诗、 郑笺独立国学。” 自董仲舒以来,儒家经典除了在历史文化和道德修身上的作用外,在政治上起到维护“大一统”的作用,多为皇权所推崇。 由此可见,汉代“国学”和“经学”有一种混同的趋向,“国学”不再是机构的名称,而是称谓“五经”以及某种经学流派的名称。 (摘编自“国学”内涵的变迁与章太炎国学的现代意义》) 1.下列关子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国学与私学是古代两种教育样式,随着社会变革发展而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  B、作为汉朝时的最高学府,太学虽然规模有所变化,却一直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  C、太学主要用儒家经典来教育国子,借此传播正统思想文化,达到宫廷教育的目的。  D、太学中的经学由博士研究和学习,是宫廷教育的主要教材,也是汉代国学的组成部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篇概述国学发展状况,将其放在古代社会的背景中探讨,引出话题。  B、文章多处引用前人的典籍,介绍分析相关历史情况,使论述更为真实可信。  C、文章以《诗经》的经学历史为例,说明了儒家经典为皇权推崇的过程,论证有力。 D 文章通过介绍国学、太学、经学,并阐述它们的关系,梳理了汉代国学的发展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葷仲舒提出建立太学,是为了维护“大一统”政治,建立儒家的“独尊”地位。  B、汉朝的很多皇帝都重视太学的建设,可见太学与国运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C、由于书写字体不同,汉代的今,古文经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