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947919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27张PPT+素材)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2403254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27张
    课件27张PPT。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挫折篇材料一:国民党五次大规模“围剿”中敌我人数对比材料二:在刘白羽写的《大海》一书中提到毛泽东在动员军民打破敌人第一次“围剿”时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下联是:“大步进退,灵活出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灭敌人。” 前四次反“围剿”是根据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采用游击战和运动战。材料三:李德名义上是军事顾问,实际独揽了红军的指挥权。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博古、李德等人根本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命令红军北上,进攻敌人守备坚固的几个据点。红军久攻不下,遭到重大损失,被迫撤出了战斗。接着,敌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北大门广昌。李德等人提出“不让敌人侵占寸土”“胜利或者死亡”等口号,调集红军主力同优势敌人决战。广昌之战后,红军伤亡5600多人。敌人占领广昌之后,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内部进攻,直指中华苏维埃政府首都瑞金。博古等人又指挥红军分六路抵御敌人。由于兵力分散,红军处处被动挨打。红军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如何呢? 红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失败了。由于当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上指挥上犯了“左”的错误。 对比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你认为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战争的胜败,不在于力量的悬殊,而是取决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 二、转移篇 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长征的胜利中央红军三、转折篇 长征的胜利中央红军过腊子口四、胜利篇 长征的胜利1936.10会宁会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你是怎样理解长征精神的? 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中央红军过腊子口新课探究结合材料谈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 长征是波澜壮阔的诗史。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基础上全党的空前团结、红军的空前团结。没有这种思想上政治上的大团结,中国革命胜利是不可能实现的。经过长征的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