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958372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教案

日期:2024-05-12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49019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4课,水墨,交融,青山,教案
  • cover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教材分析 中国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开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之一。对传统山水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了民族文化,符合课标的要求。教材通过感受古人的“笔墨”、追寻大师的意境等版面分割,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适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学生通过尝试山水画的笔墨语言,明了传统不是凝滞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前进的。 1. 教学路径 看:山水画以毛笔、水墨、宣纸为工具,以山川景色为描绘对象,融入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赋予了山水画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内在生命力。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行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中国山水画的天人合一之境,一直是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 学:了解毛笔的笔性及其表现方法。掌握树、石的程式化语言,体悟古人的“笔墨情趣”。以“皴”为美的山水画是人们面对自然时,通过观察而形成的一种极富创意的视觉笔墨,笔墨即为美,即为空间,在经典作品中探寻画家们的传承、整合、创新的发展之路。学习用墨,谨记惜墨、泼墨技法。 实践:融合自己掌握的笔墨语言,临摹或创作一幅以大自然为主体的山水画。 创新:合作画常常是画家们切磋技艺、交流情感、记录友谊的“风雅之事”。尝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体验集体的智慧,享受创造的乐趣。 2. 课时建议 本课设计为2 课时。第一课时为传统山水画赏析,“笔墨”体验树木、山石的技法练习。第二课时为追寻大师的意境,融合自己掌握的笔墨语言,临摹或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传达心中的山川意韵,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感受山水画生动变化的笔墨意趣,了解山水画的程式化语言及独特的艺术特色。 技能目标:了解山水画的程式美,笔墨的表现方法及一般的构图法则。尝试与他人合作或个人创作一幅山水画。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体悟山水画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山水画的程式化表现及其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山水画作品意境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宣纸、画笔、查阅相关历史资料。 四、教学要点 中国“文房四宝”。 毛笔:选料讲究,工艺精细,品种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细的如绣花针。按原料分为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类。从书画效果上要求笔“齐、锐、圆、健”。“齐”指笔头饱满浓厚,吐墨均匀;“锐”指笔锋锐尖不开叉,利于钩捺;“圆”指笔锋圆转,挥扫自如;“健”指笔锋有弹力而显书画者笔力。 墨:墨锭,以徽墨较著名。为了便捷,现代也以墨汁替代,如“一得阁”“曹素功”等。 纸: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作画骨神兼备,最能体现中国画的艺术风格。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宣纸同时还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 砚:最著名的是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山东鲁砚、江西龙尾砚、山西澄泥砚。砚台讲究质细地腻、润泽净纯、晶莹平滑、纹理清晰、易发墨而不吸水。 笔法:皴、擦、点、染。 用笔方式:中锋、侧锋、逆顺、顿挫、疾徐、转折。 墨法:浓、淡、干、 湿、枯、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