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音乐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钢琴曲更是绝妙的心音。它高贵、典雅,时而如欢快流淌的小河,时而又像汹涌澎湃的大海,变幻多端。波兰著名的音乐家肖邦就是这样一位用音符来抒写自己生命的人,他拥有杰出的才华,更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位伟大音乐家的爱国情怀。 肖邦(1810—1849),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即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30年,因祖国被沙皇俄国侵占,肖邦被迫来到法国巴黎。这期间,肖邦被深深的爱国情包围着,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略的祖国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为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初读感知 字词整合生难字dawnabyss xiāo(姓肖) 肖 xiào(肖像) 运用:肖(xiāo)老师只用简单的几笔就把一只小鸟的模样勾画得惟妙惟肖(xiào)。 kǎ(卡车) 卡 qiǎ(关卡) 运用:通过这个关卡(qiǎ)的卡(kǎ)车都要接受检查。多音字欺凌:欺负;凌辱。 悲愤欲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 呐喊:大声叫喊。 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弥留之际:病危将死的时候。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与世长辞: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 用一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已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世人总爱感叹光阴的( ),我们总想发出心底的( ):坚决反抗强国的( ),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重难点词语流逝呐喊欺凌 本文通过讲述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 ),弥留之际请求( )的故事,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而深沉的爱。 中心思想整体感知亡国之恨把心脏带回祖国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赏析:“紧紧握着”这个动作说明肖邦内心积聚着强烈而深沉的爱国情,肖邦语言点名主题,感人至深。好词句分析 一、家国沦陷,悲愤离国。(①) 二、银杯装故土,恩师送别情。(②) 三、热血化音符,激励国人心。(③~④) 四、一心系祖国,情真意切切。(⑤~⑥)段落大意 被迫离开→告别亲人→日夜思念→临终请求 ↓ ↓ ↓ ↓ 遭受欺压 师生送别 一腔热血 积劳成疾 悲愤离国 赠送礼物 忘我创作 心系祖国 斜土离去 与世长辞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心系祖国 至死不渝结构图示 1.结合第①段所述内容,理解“瓜分”“深渊”“不得不”这些词语的含义。 “瓜分”写出了波兰被列强分割侵占的残酷现实。“深渊”说明波兰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受着无尽的苦难。“不得不”表现了肖邦不愿离开祖国,却又被迫离开的无奈、矛盾的心理。再读课文2.第②段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处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内心的沉郁和苦楚。送别有很多种,而任何一种也比不上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更让人沉痛和悲凉。此时,肖邦和前来送别的师友的心情犹如这雾气一样阴郁而沉闷。3.老师为什么要把泥土作为礼物送给肖邦? 泥土本是平常之物,但对于被迫离开祖国的肖邦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祖国的象征。于是祖国的泥土在肖邦心中就极为珍贵。因而,老师以这种特殊礼物来提醒肖邦,希望他不要忘记灾难深重的祖国和饱受欺压的人民。另外,祖国的泥土也是肖邦离开故土后最大的心理安慰。 4.用一个词概括肖邦得知华沙起义失败后的心情。 心情:悲愤欲绝。5.在弥留之际,肖邦是十分虚弱的,而文中却写他“紧紧握着”姐姐的手,对此你如何理解? “紧紧握着”说明肖邦内心积聚着强烈而深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