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12398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296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内蒙古,解析,试题,期中,学期,语文
  • cover
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食与礼 姚伟钧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不仅培养了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而且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日常饮食,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这就是说,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国先民把黍米放在火上烧熟,把剖开的小猪放在火上烤熟,在地上挖个坑贮存水,用双手捧着水来喝,用草扎成的槌子敲打地面当作鼓乐,好像用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便可以向鬼神表示敬意,从而得到神的庇护和赐福。这样,最原始的祭礼也就由此产生了。《礼记》中认为原始的礼仪行为就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这便是所谓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人要吃喝,以为神也离不开食物,所以要将自己的食物也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中国的先民们想通过这种简单的仪式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而当这种纪念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有了自己的雏形。这里,我们将“污尊而抔饮”之类的仪式称为“原始的礼”,主要是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种源于饮食的祭礼,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的文化创造。中国先民是按照人要吃饭穿衣的观念来构想诸神灵的生活的,以为祭祀就是让神吃喝,神吃好喝好以后才能保证大家平安。所以,“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音既相同,意义也有相通之处,亦非巧合。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关于礼的起源,国外的一些学者也有浓厚的兴趣,其中以英国学者威廉 ?罗伯逊?史密斯的观点影响最大。史密斯认为,图腾制是由一种叫“图腾餐”的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图腾餐”是神与神的崇拜者之间“共餐”,“共餐”的意思就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进餐。共餐本身就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世界上许多民族礼的起源大都与饮食有关,这对于理解中国礼的起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说,《礼记》中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与史密斯的“共餐”制的说法有相似之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关于礼的起源的认识与实践是十分类似的。他们都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莫过于“吃的是同一锅饭”,如中国先民们就将那种分立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视为另起炉灶、感情淡薄的表现,因而饮食筵宴就成了中国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各种饮食礼节也就产生了。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礼”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国古代社会,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的“礼”,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B. “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先民们毫无保留地向神奉献自己的食物,用简陋的生活方式对鬼神表示敬意,请求神的庇佑。 C. 《礼记》中认为原始的礼仪行为就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污尊而抔饮”之类的仪式被称为“原始的礼”,主要是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D. 关于“礼”的起源,国外的一些学者也有浓厚的兴趣,英国学者就提出了“共餐”之说。世界上许多民族礼的起源大都与饮食有关,这便可以充分理解中国礼的起源。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以及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都来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B. 中国先民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的简单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逐渐形成了。 C. 《礼记?礼运》中记载,我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