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部分)?试题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 第一部分:笔试试题(60分) 一、单选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D 2.B 3.C 4.B 5.D 6.B 7.B 8.A 9.C 10.C 【评分标准】: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0分,第3小题12分) 1.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汇编语言 (2) 属性 (3) 枚举算法 (4) 背景色 (5) Val( ) (6) 循环变量 (7) For…Next (8) MsgBox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8分 2.(1)程序设计流程图如下(5分) 【评分标准】:本题共5分,基本结构正确可得2分,细节内容处填错一个扣1分。 (2)请把下面对应的代码填写完整。(每空1分,共5分) ①Val ②Case x≧90 ③Text2.Text=“良好” ④Case x≧60 ⑤Text2.Text=“及格”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5分 3.阅读下列程序,完成相应的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900 (2) 110 (3) 6 , 15 (4) 72 , 2 【评分标准】:每空2分,共12分 第二部分:上机操作题(40分) 参考答案见相应文件中。 【评分标准】:本题共40分,设计出第一问得30分,其中窗体界面设计占10分,代码编写占20分,程序编写有误的酌情扣分,设计出第二问得10分。 开 始 输入分数x N x≧90? N x≧60? x≧75? 输出“不及格” 输出“及格” 输出“良好” 输出“优秀” N Y Y Y 结 束 命题意图 本套试卷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浙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中“算法与流程图”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初步”这两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笔试与上机操作两个部分来对学生进行测试,一方面用于检测学习效果,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和调控功能,另一方面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将计算机语言与生活中的常见案例结合在一起,从中感受算法与程序的实用性。 命题主要意图考查以下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1.算法、变量的理解; 2.流程图的绘制; 3.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 4.Visual Basic可视化编程环境; 5.程序的编辑、调试和运行; 6.对象、属性、事件等基本概念; 7.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8.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第一部分 笔试题 一、单选题 命题意图: 共设10个选择题,每题3分,共占30分。单选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每一题分别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考察。在设计中主要有以下设想: 1.能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考察。 例:第4题,将日常用到的登录QQ的情况运用到算法与程序中来设计题目。 2.能结合相关图片阅读题目进行作答。 例:第5题,利用图片展示界面的设计,图文并茂,通过观察图片来判断是什么控件。 3.能与数学中的某些函数相结合,体现课程整合的作用。 例:第7题,流程图与数学中的分段函数相结合,运用算法知识补全流程图。 4.考察学生读程序的能力,对关键函数的掌握和对程序的理解。 例:第8、9、10题在考察程序阅读,分别是对If语句、For循环和Do…Loop语句的考察,理解其含义并学会运用。 5.其余各题均在考察基础的知识,如赋值语句、基本函数等等。 二、综合题 命题意图: 1.填空题。共设置了8个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主要在于考查一些概念性的内容,如第(2)、(3)题中算法、属性的概念等。 2.设计流程图和编写相应代码。共设置了2个小题,第1小题主要是设计流程图,共5分;第2小题主要是写出相应的代码,共5分。本题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考试分数的事例入手,让学生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灵活运用知识,感受算法和程序的实际作用,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阅读程序题。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程序阅读能力,共设4个小题,8个空,每空2分,共12分。本题均涉及到了程序中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考查学生对这一部分重点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