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45320

中考浙教版科学一轮系统复习 第34课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含答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11739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考,质的,答案,变化,性质,34课
  • cover
系统复习 第34课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一、知识梳理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 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2、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水由什么构成?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4、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①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②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③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④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而不能用结论“生成四氧化三铁”代替“生成黑色固体”。其次,要明确“光”和“火焰”、“烟”和“雾”等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实例 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 木材制成桌椅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 (判断依据) 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酸碱性、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2.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①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②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④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⑤木棒受力折断。 总结: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官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二、查漏补缺,自我检测 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2.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D.金属钠和镁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钠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3.下列各说法中的“一定”,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中一定不生成新物质 C.由固体变为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