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067050

浙摄影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2751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摄影,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 cover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表 年级:三年级 教师: 科目 信息技术 教学班级 1班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信息技术 上课 日期 8.28 每周节数 1 总 授 课 节 数 16 考试 次数 1 周次 时间 预 定 进 度 页数 实 际 进 度 出 入 原 因 起 讫 起 讫 1 8.25 8.25 没课 2 8.28 9.1 学习任务及课堂纪律 3 9.4 9.8 认识计算机 4 9.11 9.15 电脑的日常操作 5 9.18 9.22 认识windows的桌面 6 9.25 9.29 Windows窗口的操作 7 10.2 10.6 国庆节 8 10.9 10.13 怎样启动程序 9 10.16 10.20 认识资源管理器 10 10.23 10.27 文件夹的操作 11 10.30 11.3 文件的操作 12 11.6 11.10 认识画图工具 13 11.13 11.17 笔试工具和橡皮 14 11.20 11.24 图形的选取和复制 15 11.27 12.1 画出多彩的图画 16 12.4 12.8 多变的直线和曲线 17 12.11 12.15 几何图形的绘制 18 12.18 12.22 测试 19 12.25 12.29 §1 学习任务与课堂纪律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自己的学习任务与信息技术课的纪律要求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1.介绍这学期的学习任务: 电脑的组成、特点和应用 电脑的基本操作 掌握Windows98的基本操作 使用画图工具 期末考试,用画图创作 2.介绍上课的纪律,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纪律。 禁止学生带零食、饮料等对机房不益的物品进入机房。 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讲,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上机时,禁止喧闹、玩耍,有问题时举手象老师示意,按老师的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 要按照座位入座,不要抢占别人的座位。 爱护计算机及机房里的设备,未经允许,不能乱动机房里的仪器设备。 老师宣布下课时,要正常关闭计算机,把自己位置的桌椅摆放整齐,收拾好自己的学习用品与相关物件,避免丢失或遗留在机房,然后有秩序的离开机房。 3.再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提问还有不懂的地方。 §2 认识计算机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它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的组成、特点及应用。 二、教学对象:三年级 三、教学过程: 1.计算机的概念: 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计算机或电子计算机是指电子数字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地高速地处理信息的电子设备。它所接受和处理的信号可以是数字、符号、声音、图像等等,并且能够迅速、准确地对所处理的信息进行运算、推理、分析和判断,从而帮助人们完成部分脑力劳动。所以人们也称电子计算机为“电脑”。 2.计算机的特点 (1)高速性:采用电子逻辑部件 (2)准确性:数字化的信息编码 (3)记忆性:存储功能 (4)逻辑性:采用二进制,只有“0”和“1” (5)通用性:程序的通用 3.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硬件又分为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等。 主机:主机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能进行复杂的运算,能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它控制和指挥计算机的其它部分一起工作。主机里还有很多部件,比如: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等。 显示器:有点像电视,有彩色与单色之分,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通过显示器,可以显示文字、图形、图象、动画等。 键盘: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我们通过按键与计算机进行对话或命令计算机为我们做事情。 鼠标:也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别看鼠标只有两个或三个按键,但操作起来可方便了,我们只要拖动鼠标,单击按键、双击按键,就可以命令计算机工作了。 打印机:是一种输出设备,当我们想把计算机处理的一些结果打印到纸上时,就要请打印机帮忙了。 4.计算机的发展 1945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命名为ENIAC,1946年投入使用,它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重30吨,体积90立方米,占地面积150多平方米,加法运算速度为5000次/秒。 通常我们把计算机的发展分划分为四个时代: 第一代 电子管时代 1946年~1956年 第二代 晶体管时代 1957年~1964年 第三代 集成电路时代 1965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