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70118

5.1.3 农耕文明的繁盛 课件(18张PPT)

日期:2024-05-22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3761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5.1.3,农耕,文明,繁盛,课件,18张
  • cover
  17世纪初,中国人口已近2亿; 19世纪初,中国人口超过3亿,占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   你认为当时农业的哪些进步 有助于缓解人口大量增长带来的 粮食紧张问题? 1.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 北方黄河流域形成了两年三熟制和三年四熟制 南方长江流域采用多种形式的一年两熟制 闽江和珠江流域一些地区形成一年三熟制 一、农业 2、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 3、引进外来品种 宋代有句民谚“苏湖熟,天下足”, (“苏湖”指的是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 为什么会发生民谚中的变化? 江南地区种植粮食的人快速减少去从事手工业发展 谚语的变化 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人们大力开垦土地,其中以湖南、湖北等地最有成效。各种水利设施的兴修,使耕地面积持续扩大,多余的粮食贩卖到其他地方 )   二、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十分繁荣 表现1: 1、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基地 榨油、粮食加工、制瓷、采矿、冶铁、造船等手工业的发展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明清时期,在江南地区,流传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 从谚语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景德镇的繁荣 书本P9阅读卡 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表现2: 明清时期的手工业在工具、技术、产品质量以及行业种类、规模、产量上超过前代; 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和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合作探究一   一位法国传教士这样描述清代景德镇的瓷器制作过程———这一劳动在同一工场内是由许多工人分别进行的。 第一个工人:我负责把圆形色线绘在瓷器的口缘上; 第二个工人:我描绘花的轮廓 第三个工人:我接着晕色。 这一伙人专门画山水,而另一伙人就专门画鸟兽。”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当时手工业生产有什么突出特点? 分工协作 资料1:明朝中后期在丝绸业出现了“以机杼致富”的“机户”和为“机户”纺丝织绸的“机工”。“机户”一般有一定数量的织机,雇佣工匠数十名,多的甚至可达数百名,形成了“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 资料2:“机工”各有专能,一般有固定的雇主,按日计酬。找不到雇主的往往“黎明立桥以待,什百为群,延颈相望”,如果失业,则“衣食无所”。 资料3:有位技术精湛的熟练织工,因对所得报酬不满,要求机户增加工资又遭拒绝,便愤而辞职。另一位机户见他技术熟练、产品精致,认为“得此一工,可胜十工”,就同意以双倍工资雇佣他。  (1)资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指什么?  (2)与传统的封建生产关系相比,“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有什么特点? 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特点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是否意味着当时我国就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呢? 合作探究二 三、商业的发展 1、传统大城市的繁荣与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明代学者何良俊针对当时的人口流动现象评论说:自四五十年来,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合作探究三 结合资料,分析明清时期人口流动的趋势,以及原因。 趋势:从地域上看,从农村流向城镇; 从行业上看,从农业转向商业; 从数量上看,从事农业种植的人数减少,经商的人数大增。 原因: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越来越重是主要原因之一;与商品流通的扩大、市场需求旺盛也有很大关系。 3、商帮的形成 三、商业的发展 原因:商品生产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以及工商业市镇的兴盛,给商人的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著名的商帮:徽商、晋商等。 四、对外贸易的发展 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深受欢迎 欧洲人为了购买这些商品,支付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