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351161

新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课件《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53张)

日期:2024-05-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58215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新川教,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8课,课件
  • cover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导入 莫斯科红场上的阅兵式   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改革之路并不平坦。虽然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其国家和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你想知道其中的原委吗?让我们循着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的进程去做一番了解吧! 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群众,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俄国,史称“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胜利,苏俄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苏联,1922年底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等加入。苏联共由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组成。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社会主义阵营 东欧八国: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亚洲六国: 拉美一国: 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 古巴 二战前后,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一、苏联模式的推广 政治上:高度集权,党政不分,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经济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实行指令性经济计划等 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一、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 ⑴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形势鼓舞下,东欧和亚洲一些国家获得解放并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对于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⑵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东西方“冷战”的加剧,苏联领导人强迫东欧国家照搬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 ⑶影响:苏联模式在其推广初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欧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模式固有的弊端日渐显露,给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二、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改革与变化 ⑴赫鲁晓夫改革:①目的:试图消除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②内容:农业方面,采取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开展大规模垦荒和推行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玉米运动”等办法。工业方面,一度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后又陆续收回。③结果: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也没有消除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 ⑵东欧国家的改革:匈牙利的改革在东欧国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被称为改革稳健的“匈牙利模式”。波兰、民主德国、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等国也进行过类似的改革,但总体成效不大。其中的一些国家,由于改革不及时或改革本身的失误,再加上其他一些复杂的国内外因素,造成国内经济形势恶化,执政的共产党威信下降。 戈尔巴乔夫 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 “乱” ———僵” ———垮”   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垮”了。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直接引发“八一九”事件的爆发。 1953年3月5日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逝世   1922年4月3日~1953年3月5日任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52年10月5日~14日苏共19大结束前),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苏共19大结束后)。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和他个人威望的提高,犯下高度集中的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