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1448

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23273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九年级,一模,历史
  • cover
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19小题满分70分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长共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下面的考古发现可以用来了解北京人的是( ) A.猪纹陶钵 B.司母戊鼎 C.骨耜 D.打制石器 2.某历史社团进行了一次“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知多少”的调查问卷。可以用于说明宋代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里程碑”的内容是( ) A.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B.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著名的商帮开始出现 D.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3.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下面的图片和诗句反映的是哪一节日特色( )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4.地图分析、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对图片信息解读全面准确的是( ) 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A.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 B.中国的对外交往比较频繁 C.中国古代远洋航海技术比较先进 D.政府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5.某同学整理了一节历史课的学习笔记,据此可以推断,他本节课学习的课题是( ) 第一部分:郑成功收复台湾第二部分:驻藏大臣第三部分:雅克萨之战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6.某校话剧社团围绕“人民解放战争”编排历史话剧,下列可以出现在剧本里的情景是(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C.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D.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 7.同学们开展探究学习时,研读了下列材料。由此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 )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8.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其中,“民主与科学”口号所体现的进步意义是( ) A.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B.开始了制度变革的第一次尝试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9.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下列历史人物可以入选“近代英雄人物”的是( ) A.岳飞 B.戚继光 C.邓世昌 D.黄继光 10.独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词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坐标。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其中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是( ) A.政治协商、最可爱的人、土地改革 B.良好开端、大跃进、八字方针 C.上山下乡、阶级斗争、红卫兵 D.中国梦、四个全面、两个一百年 11.学校开展集邮活动展。下列符合邮票展主题的是( ) 玻利瓦尔 甘地 纳米比亚独立纪念 A.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B.亚洲民主运动的高涨 C.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 12.李老师在用AIPPT软件进行九年级历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专题复习设计时,软件给他提供了下列素材,可以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资源素材的是( ) A.美国内战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13.文明互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以下两个历史事件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张骞通西域后的物品交换 新航路开辟后的物品交换 A.都是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 B.促进了地区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增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14.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