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358566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先秦诸子选读)第三、四、五单元检测A.砍斫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375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8-2019,第三,检测,单元,学年,选读
  • cover
第三、四、五单元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砍斫(zhuó)   畜积(xù) 殆(tài) 舐痔(shì zhì) B.龟裂(guī) 庖厨(páo) 鬻(yù) 卜筮(shì) C.潦水(liáo) 两涘(sì) 籴(dí) 棺椁(guǒ) D.不肖(xiào) 草屦(jù) 怛(dá) 曲偻(lóu) 解析A项,“殆”应读“dài”;B项,“龟”应读“jūn”;C项,“潦”应读“lǎo”。 答案D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听而斫之        听:任意。 引之盈贯 引:拉开弓。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劝说。 C.孰与骋能而化之 骋:施展,发挥。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从事:做事。 D.夫轻诺必寡信 寡:少,缺少。 其死也坚强 坚强:僵硬。 解析B项,劝:勤勉、努力。 答案B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水浅而舟大也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D.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学不可以已 解析A项,第一个“焉”是语气助词,放在句中表停顿;第二个“焉”是疑问代词,当作“怎么、哪里”讲。B项,第一个“于”是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于”是介词,表比较。C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第二个“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D项中“已”都译为“停止”。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 B.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C.尝与汝登高山 D.卫有恶人焉 解析A项,“本事”古义指“农事”;今义指“文学作品主题所根据的故事情节”或“本领”。B项,“不行”古义指“走不远”;今义指“不可以,不被允许”。D项,“恶人”古义指“相貌丑陋的人”;今义指“品质恶劣的人,心肠恶毒的人”。 答案C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B.繁启、蕃长于春夏 C.我之谓也 D.日夜相代乎前 解析A、B、D三项均为介词结构后置,C项为宾语前置。 答案C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17分)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天论》)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卜筮然后决大事    决:决定。 B.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 赫:光明、显耀。 C.孰与物畜而制之 畜:畜养。 D.孰与应时而使之 应:响应。 解析D项,应:顺应。 答案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百姓以为神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B.无何也 夫子何哂由也 C.则失万物之情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D.日月食而救之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解析A项,认为。B项,代词,什么/代词,怎么、为什么。C项,助词,“的”/助词,提示宾语前置。D项,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转折,但是。 答案A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荀子认为,下雨、日食等纯属自然现象,与人的活动没有必然的关系,也不会因人的期望而发生或消亡。 B.人们祭神求雨有时下雨,这和没有祭神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