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390159

山谷中的谜底 教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71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
  • cover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自主学习,掌握本课4个生字。 3. 读懂课文,通过辩论等形式理解雪松独特的本领,感悟雪松是真正的强者和智者。 4、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明白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学习第1-3自然段 1、《山谷中的谜底》(揭题,齐读。) 2、山谷中的谜是什么?谜底又是什么呢? 请同学自读第1-3段,把相关的内容画下来,再读一读。指名说。   3、指名读找出的句子,相机出示: “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1)齐读这句话。 (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特殊的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外部原因) B、松的特性决定。(自身原因) (3)“这个本领”指什么本领? 读第3自然段,找出重要的句子来回答。 (4)出示:“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依然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A、自由读,说说哪些动词语可以概括松树的这个本领?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积压、弹性、弯曲、反弹、依旧) B、借助实物把这部分内容讲解给大家听? (5).师:有人读了第三段以后说,雪松面对风雪,一个劲地向下弯曲,他们是一群懦夫。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我们也再来把第三段读一读,然后再反驳他,要有理有据,才能把它辩得哑口无言。 出示“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A、自由读,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积、压、落、弹) B、讨论: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重点体会雪松的顽强,雪松的弯曲策略。) 学生反驳 板书:强者,智者 4、是啊,雪松一次次地承受着压力,又一次次地化解着这种压力,从而顽强地存活了下来,成为了山谷中的一道奇异的景观。如今,始终解不开的谜终于豁然开朗。让我们把这个谜底再次告诉给大家– 齐读 四、品析课文,探究第4-6自然段 7. 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 8. 引导体会写“启示”的一段话,指导理解句子的方法。 ⑴出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做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⑵指导理解句子的方法。 ①对于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想读懂它,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板书:联系上下文 结合实际(举例子) ②你可以通过一个故事,一句名言俗语,或者一个成语来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 小组第二次讨论,集体交流。 ③古往今来,从自然界到人类,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通过刚才讨论,我们都明白了:                       (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引说)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不是_____,而是_____。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_____,而是_____。 体育课跳远,同学们先把腿弯曲一下,不是_____,而是_____。 …… ⑶这段话的道理也可以用我们的一句老话来概括:“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丈夫能屈能伸”。 ④齐读这两句话。 五、总结全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