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391008

饮酒(其五)课件26张PPT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4569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饮酒,其五,课件,26张,PPT
  • cover
饮酒(其五) 陶渊明 八年级上册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一、初读诗歌———读准 “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指什么? (如何探究诗歌的主旨?) 二、理解诗歌———读懂 真意 点明主旨,抒情明志 学习重点 一是诗歌外部。从诗人的身世遭际、思想倾向和诗歌的具体创作背景等着手,即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 二是诗歌内部。从诗歌的题材内容、意象选择、遣词造句、手法运用、情感流露等出发,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即我们常说的“以意逆志”。 如何探究诗歌的主旨? 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联系诗人身世遭际 二、理解诗歌———诗歌外部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去世得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去世得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二)联系诗人身世遭际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东晋末年,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 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再次出任彭泽县令。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 县吏让陶渊明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罢,索性取出官印,辞职还乡。 二、理解诗歌———诗歌外部 生活贫困但“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开创“田园诗派”。 (二)联系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二、理解诗歌———诗歌外部 归田十二年,借饮酒抒情言志。 (三)联系相关作品。 已学: 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周敦颐《爱莲说》 二、理解诗歌———诗歌外部 高洁傲岸,淡泊名利。 其它作品:《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 外部信息小结——— 二、理解诗歌———诗歌外部 高洁傲岸,淡泊名利。 生活贫困但“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开创“田园诗派”。 归田十二年,借饮酒抒情言志。 生活贫困但“不为五斗米折腰”,高洁傲岸、淡泊名利。归田十二年,借饮酒言志。 一、疏通大意。 结 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二、理解诗歌———诗歌内部 建造,构筑 简陋的房屋 喧嚣扰攘的尘世 一、疏通大意。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二、理解诗歌———诗歌内部 你 这样 将抒情的主体客体化 一、疏通大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理解诗歌———诗歌内部 闲适淡泊的样子 一、疏通大意。 山气 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二、理解诗歌———诗歌内部 山间的云气 傍晚 结伴而归 一、疏通大意。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理解诗歌———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