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4张PPT。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1919.5.4韩学东学习重点: 1.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 2.这场运动有什么意义 学习难点: 为什么把五四运动视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山东亡矣!胶州亡矣!国不国矣!诱思导悟㈠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美日帝国主义疯狂侵华、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国际)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根本原因) 无产阶级壮大登台(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启迪民众(思想基础)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直接原因)辛亥革命前工人达50万~60万人; 1919年产业工人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 1912~1919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诱思导悟㈡五四运动按时间分为哪两个阶段?怎样认识青年学生和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各自发挥的独特作用?天安门前愤怒的人群1919年5月4日,从北大开始,一场以学生为先锋的反帝爱国运动迅速展开。第一阶段:北京怒潮涌校园同胞们,起来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还我青岛教育部训令各校,查明为首滋事学生,一律开除。压内北洋政府下令军警逮捕上街游行学生上千名北京政府:媚外 5月9日,政府为卖国贼辩护,并下令追究5月4日行动的主使人。 5月23日,国务院致电巴黎和会首席代表陆徵祥:“如实难办到,只能签字”。袒护卖国,压制爱国下令屈从签字爱国何罪???第二阶段:三罢斗争赢胜利 花界(合法经营的妓女):“毋忘国耻, 抵制日货,量力捐助,尽国民天职。” 6月5日上海工人大罢工誓不承认签字强大压力!!材料一: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电》 材料二:查栖息于津埠之劳动者数十万众,现已发生不稳之象,倘迁延不决……,痛苦有过于罢市者。 ———天津总商会急电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 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无产阶级———主力军!学生———先锋!学生、工人的不同作用斗争的成果被捕学生回校 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于被免职。 9月12日辞职长达5个月 的蔡元培回到北大继续担任 校长,他的复职是以不惩办 学生为条件的。 诱思导悟㈢结合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它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何区别?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领导阶级不同(根本区别) 指导思想不同 奋斗目标不同 群众基础不同 最终结果不同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结论:线索梳理:小结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第一阶段 中心:北京 参加者:学生 方式:游行第二阶段 中心:上海 参加者:学生 商人、工人 方式:三罢学生获释 拒绝签字 惩办卖国贼初步胜利 迁移拓展:1.何为“五四精神”?“五四精神”在当今中国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2.五四运动期间,为什么国人对三个卖国贼如此痛恨,不罢其官誓不罢休? 五四精神20世纪20年代: “牺牲的精神”、“民族自决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 反帝、反封的爱国主义精神; 20世纪80年代末: “人的觉醒”、“人的重新塑造”; 20世纪90年代: 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 21世纪初: 民主与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三个卖国贼小档案曹汝霖,上海人,历任袁世凯政府和段祺瑞内阁外交次长、交通总长、财政总长等职,1915年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1919年被免职,1949年逃往美国,1966年死于美国; 陆宗舆,浙江人,曾任驻日公使,参与签订“二十一条”和对日借款,1919年被免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