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43026

第四章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人教[上学期]

日期:2025-05-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3580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四章,新人教,学期,人教,形成,格局
  • cover
课件44张PPT。一、单元分析 二、本单元高考说明内容 三、第四章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第七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1945.8—80年代末90年代初)想一想:阅读单元导言,概述一下本单元的阶段特征。(国际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解放)单元分析第七单元阶段特征 1、国际关系方面: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形成。 战后初期,形成美苏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50年代中期,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取代了传统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争夺,争霸局面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 2、资本主义方面: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相对稳定 战后初期,美国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头号强国,扶植欧洲、日本恢复经济;50-70年代初,资本主义进入高速稳定发展黄金时期,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出现三足鼎立之势;70年代末到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时期,后缓慢复苏。 3、社会主义方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战后初期,苏联得到巩固,社会主义突破一国范围,力量空前强大,形成社会主义阵营;50-8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联东欧改革先后遇到挫折,只有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民族解放运动方面:世界殖民体系崩溃,发展中国家兴起,亚洲经济发展突出。第七单元知识体系结构图二 战美苏最强欧洲削弱民族独立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形成战后资 本主义战后社 会主义美苏 争霸亚洲经济发展三足 鼎立改革与挫折 中苏破裂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出现第三世界苏死 美垮想一想:同一时期的中国处于什么时期?这一时期世界形势的变化对中国有何影响?本单元高考说明内容 (1)战后的国际关系: 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对德国、日本法西斯的处置;两极格局的形成 (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西欧、日本、矛盾与问题 (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战后初期的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苏联的改革和挫折;东欧的变革;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 (5)亚洲经济的发展: 韩国和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印度经济的发展;西亚国家经济的发展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背景: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1)欧洲各国普遍衰落,世界主要大国由战前的德、意、日、美、英、法、苏七大国变成战后的美、英、法、苏、中五大国,五大国又形成了美苏两大核心;2)美国成为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强国;3)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形成美苏两强主宰世界的局势。(练习) 2、含义:指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而建立起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是雅尔塔会议的准备;波茨坦会议和旧金山会议是雅尔塔会议的补充和具体化) 3、内容: 1)重新确定欧亚政治地图,重划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 2)建立联合国:过程、机构、宗旨及原则、作用 3)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东山再起 (1)对德国:分区占领;纽伦堡审判 (2)对日本:单独占领;东京审判 4、评价:积极、消极、标志、矛盾(特征、比较)参考:雅尔塔会议主要内容比较:日本德国对二战不同态度的表现和原因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1 、背景: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 2、形成过程: 1)序幕: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2)政治:1947年,杜鲁门主义 3)经济:1947年,马歇尔计划 4)军事: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 3、特点:经济上的封锁与反封锁;军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