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30354

【解析版】北京市昌平区凯博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228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年,历史,考试,期中,学期,高一
  • cover
2018—2019学年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周公完成东征后,开始营建洛邑。洛邑分为两部分:水东岸为成周(洛阳市东),将殷“顽民”迁于此地严加监督;西岸修建王城(洛阳市内),以军队八师驻守。当时,周公的这一举措 A. 为西周的东迁做好准备 B. 有利于稳固周朝的统治 C. 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 使洛邑成为重要的封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周公东征后,营建洛邑,监督殷“顽民”,并派驻军队,这有利于稳固周朝的统治,故B正确;周平王东迁洛邑发生于西周灭亡后,排除A;周王通过分封制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并非监督殷“顽民”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排除C;洛邑属于王畿,而非封国,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将殷‘顽民’迁于此地严加监督;西岸修建王城(洛阳市内),以军队八师驻守”,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2.有史料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候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 A. 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 B. 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C.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D. 最大范围地扩大了国家疆域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主要强调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由此分析可知该制度反映的是分封制。B是宗法制核心,排除;C发生在秦朝,排除;D是分封制作用,排除;A是对材料内容的归纳,故选A。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里的“公天下”是指( ) A. 权力继承根据血缘 B. 皇帝独揽国家大权 C. 官吏任免依据才干 D. 百姓不是封君私产 【答案】C 【解析】 【详解】“公天下”是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最高权力仍由皇帝掌控。依据材料“废封建,行郡县”可知柳宗元评价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故C项正确。权力继承根据血缘是宗法制,皇帝独揽国家大权是皇帝制,故AB项错误。D项与“公天下”概念无关,故排除。 【点睛】“公天下”是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最高权力仍由皇帝掌控,相对应的“家天下”主要体现在天子任命同姓宗族为下属官吏以便加强中央集权。“公天下”比“家天下”更进步,“家天下”是区别于“公天下”而言的,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之后,改变原来的王位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即从原来的王位由贤者担任变成老子死了之后由长子继承王位。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此处的第一次“革命”是指 A. “家天下”制度开始 B. 周朝建立 C. 宗法制度形成 D. 中央集权制建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公元前22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正确;A项是从夏朝开始的,排除;BC项是西周时期,排除。 【点睛】“公元前221年”是关键信息。 5. 《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 ) A. 行政管理 B. 访贫问苦 C. 监察官吏 D. 缉捕侦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雄飞的观点,要达到“纪纲举、天下治”的关键在于天子要对下面的情况有清楚的认识,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官吏加强监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