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32920

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五节古代歌曲——西出阳关无故人课件(21张幻灯片)+视频+教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40051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民,视频,幻灯片,21张,课件,故人
    古代歌曲———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 学生课前活动设计:课前学生预习课本170页相关内容。聆听背景音乐,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的音色。 教学年级:高一 课时:1课时 课堂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模式,共分为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拓展提升 成果展示—课堂总结。 教材分析: 选自人民音乐-出卷网-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三叠》曲调抒情隽美,是我国古代歌曲中的“极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继本单元器乐曲学习后的扩展内容。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理解古代歌曲《阳关三叠》所表达的离别情感,培养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学习兴趣,了解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阳关三叠》的“吟、听、唱、思”,感受作品表达的情绪,初步掌握有关中国古代歌曲的分析方法,并尝试编创。 3、知识与能力:通过聆听《阳关三叠》,了解诗与歌之间的关系。在感受、体验作品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进而对古代歌曲的歌词、调式进行分析,通过编创活动增强对民族调式的了解。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阳关三叠》,在感受、体验作品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进而对作品的旋律、歌词、调式以及情感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 通过编创活动增强对民族调式的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前学生活动设计:课前学生预习课本170页相关内容。聆听背景音乐,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器乐音乐的魅力,引入中国古代声乐作品。) 师:刚才听到的音色来自于哪一件乐器? 生:古琴。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古琴作为一件有生命力的乐器,承载着伯牙子期之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朋友之情。古人常常以琴会友,但知音难觅。从中可见,自古以来我国民族性格中的含蓄美渗透其中。如果给你一个机会穿越到古代,同样以音乐的方式寻觅知音的话,除了器乐演奏之外,你还能找到另外一种更通俗、更直白的音乐形式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生生合作,体现探究式学习对于活跃课堂气氛的的影响) 生:歌唱。 师:为什么歌唱会更加直接?相比于器乐曲来讲,多了什么呢? 生:只需声带。另外,相比于器乐曲来讲,多了歌词。 师:没错。歌唱不需要通过身体外部的媒介,而且比器乐多了歌词。说到歌词,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首歌曲。请你在聆听的同时思考,歌词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渊源? 教师出示曲谱,展示自弹自唱《在水一方》。 (设计意图:此处开门见山,通过教师技能的展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学生探访古代歌曲的兴趣) 二、授新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生:出自于诗经《蒹葭》。 师:在古代最初是用什么方式呈现的呢? 生:唱出来的。 师: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成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诗经》是入乐演唱的,正因为如此,它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指什么? 生:风、雅、颂。风指各地民歌民谣;雅指宫廷中的正声雅乐;颂用来祭祀。 (设计意图:以诗经作为古代歌曲发展的切入点,展示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我国古代歌曲艺术的起源,新知引入,为本课《阳关三叠》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师: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我国的歌曲艺术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发展阶段,也衍生出了许多堪称极品的代表作,今天我们将了解唐代的一首著名歌曲———阳关三叠。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