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35052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说课课件(25张ppt)

日期:2024-04-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96927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7课,西夏,北宋,并立,课件,25张
  • cover
课件25张PPT。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7 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说 课 流 程教 材 地 位 与 作 用 本课是第二单元第7课。本单元介绍了辽宋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本课内容介绍了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的一系列少数民族如辽、西夏等政权和北宋政权并立存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有和有战,各民族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流融合。因此本课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上承《北宋的政治》下启《金与南宋的对峙》,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知识背景:初一的学生听过《杨家将》的故事,对于“北宋”“契丹”“西夏”有一定的概念,但并不能从历史角度了解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历史状况与国家关系走向。如何从史实出发去重新解读他们之间的力量的此消彼长十分重要。能力背景:初一学生正处在12—13岁之间,他们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问题的抽象能力,但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思考问题缺乏深度。在理解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的背景过程时,我将通过文字史料研读,地图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知 识 与 能 力1.知道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 2.了解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3.正确理解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过 程 与 方 法1.通过地图的演示,从时间和空间上强化学生对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的认知; 2.通过列表与归纳,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及相互的关系; 3.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民族融合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民族和战的历史,正确认知战争与和平是民族交融的两种不同形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通过讲述人物故事,体现家国情怀。教 法 与 学 法 图示法、问题探究法、学习指导法。 教法:学法:情感体验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 学 过 程新课导入 与学生一起填写表格,初步形成政权并立的概念辽耶律阿保机契丹族上京临潢府北宋960年赵匡胤汉 族东京西夏1038年元 昊党项族兴庆府新课讲授一、辽、西夏的崛起 916年(1)辽: ①发展生产。 ②创制文字。 (2)西夏: ①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②并鼓励垦荒。 ③发展农牧经济。 ④创制西夏文字。辽和西夏是怎样崛起和强大的?二、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什么是燕云十六州?辽太宗怎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最终的命运又如何? 思考与讨论不同历史时期,北宋与辽的和战关系1.时间:2.交战双方3.交战地点:4.关键人物5.战争结果: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军事家,结合课文和下图,完成下面的战争报告吧!攻方:守方:1004年辽北宋澶州(古称澶渊)寇准宋真宗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3.澶渊之战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 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 很不利。小小辩论家: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 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1.对北宋政府而言:2.对社会经济而言:3.对于民众生活而言: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播放杨家将的片段视频,讲述杨家将的故事。 杨家将的故事广为流传,杨家将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赞颂。 战争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