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46612

冀教版数学二下用天平比较轻重(一)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70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版,数学,下用,天平,比较,轻重
  • cover
第一课时:用天平比较轻重(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37页、38页,用天平测量物品的质量。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比较物体质量的基础上学习的,选择的物品都是学生经常见到的。本节课的用天平比较轻重活动对学生来讲,没有困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对测量物品质量活动有好奇心,体会用天平测量物品质量的科学性,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目标 经历认识天平、用玻璃球作单位测量物品质量的过程。 知道天平平衡表示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会用若干玻璃球表示某个物品的质量。 对测量活动有好奇心,体会用天平测量物品质量的科学性,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重点、难点 会用若干玻璃球表示某个物品的质量。 ◆教学准备 天平、梨、苹果、玻璃弹球、文具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讲台桌上放着一个苹果和一个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解答问题:(1)请同学们目测苹果和梨,猜测一下哪个轻哪个重。 (2)让同学们亲自拿手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 拿出天平,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结果。 学生:天平是平衡的,得出结论“梨和苹果相等”。 老师提问:1个梨和几个玻璃球同样重? 解答问题: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天平的左端放1个梨,右端放1个玻璃球,观察天平,发现左端低右端高,说明1个梨的重量重于1个玻璃球的重量。 继续往右端的托盘里放玻璃球,一直放到第6颗时发现天平两端平衡,于是得出结论1个梨和6个玻璃球同样重。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观察和亲自动手操作,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 让学生了解通过天平可以测出谁轻谁重,了解天平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 发现问题: 测量语文课本和铅笔盒,他们各有几个玻璃球那么重? 解决问题:(1)先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估计一下 (2)天平的左端放语文课本,右端放玻璃球,先从第一个玻璃球开始,依次往上加玻璃球,直到天平两端平衡,最终得出语文课本与几个玻璃球相等。(测量铅笔盒方法同样) 测量语文课本和铅笔盒的结果是什么?比较一下哪个轻,哪个重? 解决问题: (1)一本语文课本等于8个玻璃球的重量,一个铅笔盒等于10个玻璃球的重量。 (2)10个玻璃球大于8个玻璃球,说明铅笔盒比语文课本重。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称一称、掂一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质量观念。称物体质量时,教师可以用天平帮助学生称,主要应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巩固新知 教材38页,练一练 (四)达标反馈 教材38页1、2题 答案: 1.(1)1瓶墨水和(5)个玻璃球同样重(2)1个苹果和(4)个玻璃球同样重 (五)课堂小结 1.谈谈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阐述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2.本课时学习的知识点:学会用天平比较物体的轻重 (六)布置作业 用玻璃球分组测量下列物品 物品 估计数值 测量的结果 数学课本 大约()个 ()个 肥皂盒 大约 ()个 ()个 胶水 大约()个 ()个 易拉罐 大约()个 ()个 答案:10、9、5、4、4、3、15、12 ◆板书设计 用天平比较轻重 认识天平 用玻璃球作单位测量物品质量 ◆教学资料包 电子秤的来源 世界上最原始的秤是古埃及人的发明。还在7000多年以前,古埃及人就使用一种悬挂式的双盘秤来称麦子。这种秤有两个秤盘,分别悬挂在秤梁的两端。 在中国,秤的出现也很早。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制造了小型的衡器 — 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货币。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大体以倍数递增,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支战国时的铜衡杆,这种衡器即不同于天平也不同于后来的称杆,但与不等臂天平类似。经过逐步演化的过程,衡杆的重臂缩短,力臂加长,也就成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