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66544

1.1 等腰三角形(3)(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5-2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28771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等腰三角形,课件,教案,练习
    北师大版 数学 八年级下 1.1 等腰三角形(3) 教学设计 课题 1.1 等腰三角形(3) 单元 第一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反证法;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反证法进行证明;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反证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让学生从思考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反证法. 难点 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学探究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下面请同学们回答: 问题1、等腰三角形都有哪些性质呢? 答案: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轴对称图形 问题2、请你把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题设与结论反过来说一下. 答案: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追问:这个命题成立吗?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问题. 通过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探究做好铺垫 新知讲解 下面,让我们一起完成下面的问题: 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B=∠C. 求证:AB=AC. / 证明:作BC边上的高AD. / 则∠ADB=∠ADC=90 ° , 在△ABD和 △ACD中, ∵∠B=∠C,∠ADB=∠ADC,AD=AD, ∴△ABD≌△ACD(AAS), ∴ AB=AC . 追问1:你还有其他证明的方法吗? 证明:作∠BAC的平分线AD. / 在△ABD和 △ACD中, ∵∠B=∠C,∠BAD=∠CAD,AD=AD, ∴△ABD≌△ACD(AAS), ∴ AB=AC . 想一想:作BC边上的中线行吗? 答案:不行 归纳: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这一定理可以简述为:等角对等边. / 几何语言: ∵(B=(C(已知) ∴AB=AC(等角对等边) 例2:已知:如图,AB=DC,BD=CA. 求证:△AED是等腰三角形. / / 练习1:在△ABC中,∠A和∠B的度数如下,能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A.∠A=50°,∠B=70° B.∠A=80°,∠B=60° C.∠A=30°,∠B=90° D.∠A=70°,∠B=40° 答案:D 想一想:小明认为,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 你认为小明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 / 指出:小明是这样想的: 如图,在△ABC中,已 知∠B≠∠C,此时AB与AC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 假设AB=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C=∠B, 这与已知条件∠B≠∠C相矛盾, 因此 AB≠AC. 你能理解他的推理过程吗? 归纳:反证法:小明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反证法的一般步骤: 1.假设: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结论的反面成立; 2.归谬:从这个假设出发,应用正确的推论方法,得出与定义,公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 3.结论:由矛盾的结果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例3: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 已知:△ABC. 求证: ∠A、∠B、∠C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 证明:假设∠A,∠B,∠C中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 设∠A和∠B是直角,即 ∠A= 90°,∠B = 90°. 于是 ∠A+∠B+∠C = 90°+ 90°+ ∠C > 180°.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矛盾, 因此“∠A和∠B是直角”的假设不成立. 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 练习2.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 证明: 假设∠A ,∠B, ∠C是△ABC的三个内角,且都大于60°, 则∠A> 60°,∠B > 60°, ∠C> 60°, ∴∠A+∠B+∠C>180°; 这与三角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