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学教学计划 年级:三年级(下册) 一、 学 生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认识,大概了解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但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二、 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过程与方法:(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 工 作 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四、教学进度与要求 单元 (组)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手段 与方法 备注 第一单元 第1至5周 1、种番茄2、种子发芽3、 长度的测试4、开花结果了5、养蚕;6、蚕宝宝变样了7、小动物在成长8、我们在成长 探究生物在生命周期中生长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分别以植物、动物和人的自然生长过程展开,并从过程中探究生物生长的一般规律,认识生命的周期。 探究生物在生命周期中生长的一些特点和规律,认识生命的周期。 自主探究。 引探导学法。 第二单元 第5至10周 9、身边的物品 10、质量的测量 11、物体与材料 12、材料与沉浮 13、花盆补水器 14、包装小酥饼 15、生活中的材料 16、各地民居的建筑材料 从物体入手,通过研究材料,以观察、描述、分类、简单的实验,以展对研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初步了解材料的特征。 1、自主探究。 2、引探导学法。 第三单元 第11至15周 1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