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523772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5张ppt)

日期:2025-10-1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28863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周期,ppt,15张,应用,元素,科版
  • cover
课件15张PPT。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以第三周期为例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 的递变规律 2、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学习目标 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了镓,并公布了镓的性质,不久他收到了门捷列夫的信,“……先生,您所发现的镓,就是我5年前预言的“类铝”,只是它的密度应该是5.9-6.0,并不是4.7,请您再测一次,我想是您的新物质不纯吧……” 布瓦博德朗带着疑问重新提纯了镓,最终测得密度为5.94。 周期表中各元素的性质有什么联系呢? 门捷列夫预言的依据是什么呢?门捷列夫的预言Na Mg Al Si P S Cl Ar一、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信息提示3.你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吗?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知识支持(一)一般讨论:金属(Na Mg Al )失电子、 非金属得电子(Si P S Cl) (二)原子失电子能力(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采用 间接方法判断: 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 置换出氢气的难易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3、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比较钠、镁、铝失电子能力 试剂: 金属钠,面积相同的镁条和铝条,酚酞, 盐酸(1mol/L), MgCl2溶液, NaOH溶液,AlCl3溶液,蒸馏水, 砂纸。 仪器: 烧杯,试管,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 分别加入2ml水,再加酚酞分别加入2ml盐酸加入AlCl3溶液溶液AlCl3溶液MgCl2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方案一方案二方案四方案三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与酸反应的难易程度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不可行单质的置换温馨提示: 1.镁铝表面有氧化膜,实验前应先用砂纸打磨去除。 2.镁、 铝与水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现象,可适当加热,加热至沸腾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现象。 3.镁铝与盐酸反应时,盐酸取大约两滴管。 注意:及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提纲上。结论单质与酸单质与水 Al Mg Na剧烈反应, 大量气泡与冷水不反应,加热反应 加热几乎不反应反应迅速 放出气泡比镁与盐酸慢强碱中强碱两性氢氧化物比水剧烈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逐渐减弱我的成果加酚酞变红加酚酞变浅红乘胜追击阅读课本P21、 P22小组合作、交流收获? 1、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单质的置换反应高温加热加热点燃或光照弱酸中强酸强酸最强酸得电子能力(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间的置换?第三周期 Na Mg Al Si P S Cl 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与氢气的化合的能力逐渐增强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盘点收获第二周期 Li Be B C N O F 碱性强弱酸性强弱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氢化物的稳定性 单质间的置换类推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2) PH3、H2S、HCl 稳定性依次增强 (3) HClO比H2SO4酸性强 (4)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与金属钠反应时, 甲得电子的数目多,所以甲活泼。体验成就错对错错最高价! 2、已知X、Y、Z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且原子序数X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