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534676

11、夜莺的歌声教案(两课时)

日期:2025-10-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88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夜莺,歌声,教案,课时
  • cover
12.夜莺的歌声 学习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喂、哨”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不慌不忙、杂草丛生、聚精会神、模模糊糊、以防万一、断断续续”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从小夜莺诱敌的过程中,体会他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了解一语双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的对话部分。 学习重难点: 1.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一语双关,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小夜莺是怎样成功地引诱德国兵落入游击队的埋伏圈的。 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是的,我姓翁,是四5班的语文老师,你们可以叫我翁老师。老师对你们也很熟悉,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和你们赵老师是好朋友,她总是在我面前夸你们,说你们上课可活跃啦!我最喜欢这样的学生了,希望你们这节课好好表现。(递话筒) 准备好上课了吗?上课——— 第一课时 板块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 1、(播放音频“夜莺的叫声”)你听,这是什么鸟儿在歌唱?(夜莺)你们了解“夜莺”吗?(指名说)出示资料。 夜莺又名黄鸟,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是鸟类中有名的歌唱家之一。 2、有一个孩子,模仿夜莺的歌声可像啦,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所以,大家喜欢叫他———小夜莺”。 3、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这个故事发生在前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卫国战争顾名思义就是保卫国家的战争。(出示地图)师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法西斯突袭了很多欧洲国家。1941年,它又把魔爪伸向了苏联,苏联人民奋起反抗,保卫祖国,卫国战争爆发。他们的敌后游击队特别活跃,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其中一位小英雄就是我们的“小夜莺”。 板块二、初读课文,概括大意 板块目标:初读课文,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文章的大意。 1、相信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愿意展示他的预习成果呢?(出示词语) (1)指名4人读,纠正读音(呻吟:人因痛苦发出的声音;宛转:歌声、鸟鸣抑扬动听),“鬼子、埋伏、蘑菇”要注意轻声。 (2)①这里有3个生字长得很像,(削、屑、哨)我们可以通过偏旁分清楚。 ②填空:小夜莺把一块木头(削)成了一个口(哨),留下的木头碎末就叫木(屑)。③那纸头碎末呢?(纸屑)铁碎末呢?(铁屑)你还能说吗?(头皮屑、煤屑) (3)你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4)齐读1遍。 2、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小夜莺帮助游击队消灭了一伙德国法西斯。 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与以往有一个不同的地方?(语言现象) 课文中的空行,叫“隔行分段”(板贴)。通过空行课文被分成了几大段?(3个隔行分成4段) 4、那每一大段分别讲了什么?请你用几个字概括一下。(随堂生成板书)   师:你概括得很好,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说成两个字呢? 预设:诱敌、传信、歼(灭)敌、再诱 板块三、研读“诱敌”,初闻歌声 板块目标:研读第一大段,通过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品质。 1、敌人这么狡猾,却落入了游击队的埋伏圈,小夜莺为什么能成功呢?接下来,我们把镜头对准第一大段,看看——— (出示自学提示):小夜莺是如何诱敌,并巧妙和敌人周旋的?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①读:自由读第一大段; ②划:用“_____”划出相关句子; ③圈:圈画关键词语; ④写:在句旁用简单的词语写下想法。 2、指明1人先说一处(一般是学生回答哪一处,就教学哪一处,最好是外貌描写那句),师做示范并小结(说-补充-完整说)。(具体写在反馈交流处) 3、按照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把你找到的句子,在四人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