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54017

历史:4.3《民国时期文化(一)》教案(旧人教版高一下)

日期:2025-10-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154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历史,民国时期文化(一),教案,人教,高一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章 中国近代文化 第三节 民国时期文化(一) 教案 引言分析 本章的第三、四两节讲述民国时期的文化,在第三节的开始增加了一段引言,概述了这一时期文化的特点。引言包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民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对文化领域的影响。中华民国存在的近四十年(1912~1949),中国人民进行了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这种血与火的时代烙印,必然在文化领域得到反映。文化领域不断发生着光明与黑暗、革命与反动、先进与落后的冲突。 第二,民国时期文化被赋予新的内容。民国时期文化不仅仅以救亡图存为其主要内容,宣传进步、反对落后,追求人民民主、抨击封建独裁,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国侵略和投降主义,是民国时期文化的主旋律。同时,还出现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数学研究中的突出成就,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进步文学的成就,话剧、京剧、电影、绘画与音乐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 二、要求学生认识: 1.通过这一时期科技成果的讲述,使学生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2.进步文艺的成就,反映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特点,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著名人物的成就,也影响了以后几代人。 3.通过对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爱国、敬业精神和创新成果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情操方面的教育。 教学要点 一、科学技术的成就 1.著名数学家 2.地质学家李四光 3.桥梁设计专家茅以升 二、民国时期的进步文艺 1.文学成就 2.话剧、京剧、电影的成果 3.绘画与音乐 三、民国时期的教育 1.民国时期的教育 2.著名教育家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民国时期的进步文艺、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 本课难点:科技成就的简释;进步文学艺术作品的分析。 二、讲述本课内容之前,应将本节引言作一简要分析,以使学生能在宏观把握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去深刻理解本节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并理解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原理。参见引言分析。 三、“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目,需讲明两个问题。 1.这一时期我国自然科学整体水平的基本评价和处于落后地位的原因。此处基本依据教材讲解即可。 2.数学、地质力学、工程建筑方面的科学家及其成就。第一,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华罗庚。教材介绍了他们分别在函数论、微分几何学和堆垒素数论上的成就,并对苏步青的勤奋好学事迹,用小字加以介绍。小字部分可让学生阅读,不必过多补充。第二,李四光和地质力学。此处可分两方面加以说明:一是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李四光是我国卓越的地质学家,他把应用力学引入地质学中,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规律,创立了地质力学这门新型的边缘地质学科。二是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地震预报的杰出贡献。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我国找到了丰富的石油矿藏,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的相继发现,充分证明了李四光论断的正确性。在地震、地质工作中,他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第三,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茅以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桥梁专家。他在旧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成功地建造出享誉中外的钱塘江大桥,成为我国近代桥梁史上的一座丰碑。 本目中的小字部分,还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在其他几方面的成就,可结合这些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正确性。 四、民国时期的进步文艺,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集中介绍了这一时期鲁迅的杂文以及小说、话剧、电影、绘画、音乐等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