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4720

历史:第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日期:2024-05-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52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历史,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教案,北师大,九年级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教材内容 本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卷网-《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本课共有四个子目录:“‘解放’手的发明”、“蒸汽的推动力”、“呼啸而来的火车时代”、“出乎人们预料的后果”。本课在整个世界近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后果,能为后面的第三、四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原因、后果没有详细的叙述,对工业革命过程的介绍也比较简单,对这些内容需作适当的补充。 授课时间: 一、课标要求: 讲述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简述发明“旅行者”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的基本史实 ;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对“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去发明机器?”“蒸汽机的应用如何推动社会的进步?”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地去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培养刻苦学习、热爱科学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1、《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倡:“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本节课采用讨论、讲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工业革命的资料、拍摄工厂生产的图片及在网上搜索有关工业革命的资料、图片。 (二)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展示欧洲纺织工人手工劳动的图片和现代化大机器生产的图片,由此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阐释工业革命的含义。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言,通过前言中的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讨论前言中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去发明机器? 3、学生将收集到的工业革命中发明的各种机器的图片,向全班同学介绍。 【学习新课】 (一)“解放”手的发明 1、学生自读教材p.40小字部分内容,对照多媒体展示自学提纲,尝试归纳相关基础知识。 自学提纲: (1)在17世纪以后,英国一些人开始发明和使用机器的动因是什么? (2)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从 开始的。 (3)凯伊发明的飞梭大大提高了 的速度,使织布用的棉纱发生了紧缺,于是,人们有开始研究如何提高纺纱的速度。纺纱工人 发明的 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成了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 (4)珍妮机等工作机的发明有何意义? 2、小组讨论上述问题,然后,小组推选代表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珍妮机”的发明经过。 教师小结,导入第二目内容: 1)珍妮机等工作机的动力是什么?有何缺点? 2)创设问题情景:假设你生活在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要开办棉纺手工场,你的“场址”将选择下面的哪一个?为什么?(动力、运输) A、临近铁路的地方 B、临近河流的地方 C、临近油田的地方 D、临近煤矿的地方 由此过渡到工业革命的第二目: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 (二)蒸汽的推动力 1、教师简单介绍教材插图“: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图”和“瓦特蒸汽机图”,比较两种机器的本质区别。 2、学生自读教材p.42-43大字部分内容,完成下列练习:(课件展示) 1)瓦特 (发明、制造、改进)了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 2) 年,瓦特将蒸汽机何工作机连接在一起,使工作机获得了 的动力,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