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70130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专题十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6次 大小:5718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政治,解析,原卷版,祖国统一,建设
    专题十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 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文化大革命 (1)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中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2)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及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考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誓就职。会后在天安门举行了开国大典。 意义 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国成为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开创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易错点】 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考点二 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政治协商制度 初步建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成功召开 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大会确立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代国歌,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不在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作用:调动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祖国的新局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创立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内容:(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原则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性质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依据:共同纲领规定;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的一项政治制度 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人民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实践: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障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考点三 文化大革命 原因: 毛泽东错误的认为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的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左倾错误思想 民主与法制不健全,个人崇拜现象越演越烈 表现 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 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了保障 从中央到地方的夺权风暴使工厂、学校的正常秩序停顿下来,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