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57628

历史:1.2《民族国家》教案(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日期:2025-11-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5645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历史,民族国家,教案,华东师大,第四,分册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 民族国家 上海市大同中学 姚军 卢立臻 [教学目标] 1.知道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玫瑰战争的基本情况;知道15世纪英法相继成为民族国家;理解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理解君主专制与民族国家建立、发展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专制君主制与民族国家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习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民族意识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了解贞德的事迹,让学生感悟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重点与难点] 重点: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背景与过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难点:全面而辩证地理解专制君主制与民族国家崛起、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1.西欧现代化历程的起点有几件重要的事情:资本主义的兴起、民族国家的形成、宗教改革及文艺复兴等。对于学生而言,“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相对比较难理解的,厘清民族国家形成的背景与过程,对于理解本课难点以及此后教学中遇到的关于君主专制制度的问题有重要的帮助。在讲解背景时,突出西欧城市的兴起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王权兴起利益一致是关键;在讲解过程中,百年战争中的英法两国的领土争端、经济矛盾以及法国在战争中兴起的民族意识需要铺陈突出。在讲解重点时可以法国为主要的案例。 2. 民族国家的形成对于欧洲各国向现代世界演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历史的进程中,专制君主制与民族国家的兴起是不可分割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让学生理解专制王权在民族国家发展不同阶段的正负面的作用是本课教学难点,当专制王权的政策与国家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的利益一致的时候,王权将得随同国家的发展一起提升,当专制王权的历史使命完成后,君主便与民族逐渐分离,专制制度不再保护民族的利益,相反成为民族的赘瘤;到这时,只有克服专制王权,国家才能继续前进。在讲解这一个难点时,可以英国作为案例。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以复习封建制度入手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第一分册的知识点,理解:在中世纪,国家的意识是极其淡漠的,领地才是实在的。 问题: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联系课本第一分册的内容,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使学生巩固第一分册的知识点:中世纪西欧分散的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封建领地制度,为此后理解民族国家兴起打下基础。 (2)教师讲解:公元1000年后,随着城市的兴起及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新兴的城市力量希望借助王权伸张自己的,希望国家统一,改变封建割据的局面。王权高举着正在形成的民族代言人的旗帜,不断强大,他们对内抗衡封建领地贵族,对外伸张民族利益。在这一过程中,各国民众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欧洲国家形态———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提示本课教学涉及的主题词:15世纪前后、民族国家、英国与法国。 2. 讲授百年战争、玫瑰战争以及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1)讲授百年战争对法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教师简明地讲授百年战争大致的来龙去脉,在讲背景的时候,突出领土和民族经济利益之争。 在讲授百年战争进程的时候,重点突出贞德的事迹,并设置问题,探讨从贞德事迹中体现出的法国民族意识的崛起。 问题:为什么像贞德那样的一个农家女孩,会如此关心法国的国王,关注并参与这场骑士之间的战争?贞德的事迹能说明怎样的历史内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平民在战争中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并形成统治法国的国王应该是一个法国人这一意识,贞德对此确信不疑,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一种爱国主义的或者民族主义的意识,已经在法国的民众中发展起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