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580175

1.3 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同步练习 共2份)

日期:2025-09-18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1195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记录,物体,运动,信息,同步,练习
    学业分层测评(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多选)对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 B.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一样 C.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 D.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电火花和墨粉 【解析】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 V的交流电,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的交流电,A对;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都由交流电源的频率决定,B对;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电火花和墨粉,C错;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D错. 【答案】 AB 2.(多选)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 B.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可以先拉动纸带,再接通电源 C.使用打点计时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 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很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 【解析】 由实验步骤知C、D正确. 【答案】 CD 3.根据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可知,影响其打点周期的主要因素是(  ) A.振片的长度       B.振针的长度 C.电源的频率 D.电源的电压 【解析】 打点计时器的周期由电源的频率决定.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所以打点周期为 s=0.02 s. 【答案】 C 4.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关系是(  )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解析】 应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其原因是:刚接通电源时计时器打点并不稳定,打出的点误差大,所以A正确. 【答案】 A 5.一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A、B、C、D、E、F等一系列的点,测得AB=11.0 mm,AC=26.5 mm,AD=40.0 mm,AE=48.1 mm,AF=62.5 mm.根据测量数据,下列关于物体在AF段运动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速度不变 B.速度越来越大 C.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先变大再变小后变大 【解析】 AB=11.0 mm,BC=AC-AB=15.5 mm,CD=AD-AC=13.5 mm,DE=AE-AD=8.1 mm,EF=AF-AE=14.4 mm,物体在AF段运动速度先变大再变小后变大. 【答案】 D 6.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析】 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答案】 C 7.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这条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T=0.1 s,t=NT B.T=0.05 s,t=(N-1)T C.T=0.02 s,t=(N-1)T D.T=0.02 s,t=NT 【解析】 电源频率f=50 Hz,则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T== s=0.02 s,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则有N-1个时间间隔即t=(N-1)T,C正确. 【答案】 C 8.如图1-3-4为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所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试根据纸带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4 A.左端与物体相连,相邻两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 s B.左端与物体相连,相邻两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 s C.右端与物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