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81304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导学案

日期:2024-05-07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5次 大小:216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导学案
  • cover
第三课 第二框 《青春有格》 出题人:王晓日审核人: 史晓川姓名: 班级: 1 教学分析 【学习目标】 1、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2、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2 教学过程 预 习 案 第二课时 青春有格 一、行己有耻 1、我们要知廉耻,_____;有所为,有所不为。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①需要我们有_____之心,不断提高辨别“_____”的能力。②树立_____,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_____,不断增强_____。 二、止于至善 3、“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_____,有我们的“ 至善”追求;是一种“_____”的实践过程,是一种_____的精神状态。每个人都可以从_____,“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_____ 4、在生活中寻找“_____”,将他们作为榜样。好的榜样昭示着_____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_____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_____的力量。 5、“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_____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_____,通过自省和_____,端正自己的行为。 6、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7、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探究与分享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很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限 时 练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卢梭在年轻的时候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诬陷女仆偷窃。他将这件事记录在自传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表达了内心的不安。这表明,羞耻之心 A.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 B.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C.在行动之后,改正错误 D.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下列增强自控力的合理建议是(  ) ①每天坚持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②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情 ③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④拒绝一切娱乐活动,专注提高学习成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终生力行“自省”这一主张,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告诉我们,自省有利于 ①检视自己的不足 ②看到他人的缺点 ③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国家富强民主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君子慎独,立德向善”,这是回族世家伍氏一门代代恪守的祖训。600多年来,伍氏家族开枝散叶,繁衍生息,留下了“博士官六代”、中国第一位回族探花等家族佳话。解读伍氏祖训,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我们应 ①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积极调整自己  ③立志做大事,不管小礼节 ④放弃自我追求,一心只为社会作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5.实践探究题 材料一:孙某是一名中学生,他家境一般,向往过富裕的生活,幻想一夜暴富。为了尽早实现暴富的梦想,他伙同社会闲散人员敲诈勒索家境富裕的同学,最终因违反校规、违反法律,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孙某的行为符合“行已有耻”这一要求吗?为什么? (2)“行已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固守这一底线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要求自己? 材料二:“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当代我国一些大学如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均将“止于至善”作为校训,号召学生不断向“止于至善”这一精神境界靠近。 (3)有同学说:为不断向“止于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