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86564

【解析版】河南省驻市一高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1337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解析,河南省,驻市,一高,2018-2019,学年
  • cover
驻市一高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道2分,共60分) 1.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致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候,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 郡县制的出现 B. 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C. 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D.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 【答案】D 【解析】 【详解】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的出现与“田氏代齐”没有必然关系,故排除A项;大一统局面出现于秦灭六国以后,故排除B项;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是在“平王东迁”以后,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田氏先是自立为国君,然后得到周王册命,他们并不是姜氏的宗族,也不是由周王分封的,所以说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D项。 【点睛】田氏代齐是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夫专政夺权运动高潮的表现,他们的成果最终为周天子认可,这表明奴隶社会及其统治思想已荡然无存,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形成。 2.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 通判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监察御史 【答案】B 【解析】 御史大夫可以监察百官,是早在秦朝就出现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通判是北宋才出现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太尉管理军事,不能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监察御史是隋朝时才开始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 “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分封制,分封制下地方拥有较大的自主权,所以A项表述正确,故排除;西周政治中的贵族色彩指的是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以B项表述正确,故排除;西周时期尚未形成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所以C项表述不正确,故选C;根据“‘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意中西周的创制指的应该是分封制,所以D项表述正确,故排除。 4. 中国古代官吏的产生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 A.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B.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C. “立嫡以长不以贤” D.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科举制开创于隋唐,打破了按照血缘和门第选拔官员的局面,通过客观的考试内容进行选拔,是我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进步。A选项反映的是世袭制,B选项反映的是察举制,C选项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D选项表现的是科举制的相关特征,所以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攻打匈奴 D. 修筑长城 【答案】B 【解析】 【详解】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文化专制政策,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根据“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可知秦始皇是为了解决地方割据攻战,所以其采取的措施是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